現如今骨結核疾病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了,當家里成員患上骨結核時,都會擔心這種病癥會不會傳染。那么骨結核傳染嗎?有哪些骨結核癥狀呢?骨結核是骨癌嗎?針對這些問題,小編今天就為大家一一的做介紹。
骨結核傳染嗎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一個常識,確實,疾病的傳染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那么下面小編就向大家分享這其中的答案。
骨結核是不會傳染的,骨結核只是繼發于肺結核,結核菌轉移侵犯骨和關節,不具有傳播媒介等。所以患者不必擔心骨結核會傳染。
患者得了骨結核一定積極的進行抗結核治療,可以服用苗寨生骨方,骨結核多有食欲減退、身體消瘦、貧血或低蛋白血癥。全身狀況好壞與病灶好轉或惡化有密切關系。
休息和改善全身營養情況的重要步驟是頸椎結核治療中必不可少的。休息可以使機體代謝作用降低,身體能力消耗有所減少,體溫下降,體重增加,從而有利于體力恢復。
因此,患者要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同時改善營養狀況也很重要。積極補充營養,給予可口、易消化、富于營養的食物。營養狀況較差的可補給魚肝油,維生素B、C等。
結核病的傳染源主要是談涂片陽性的肺結核排菌病人。有了傳染源,結核菌還必須通過一定途徑才能傳染給別人。肺結核病人主要通過咳嗽或打噴嚏等把含有結核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結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結核菌的感染。
結核病傳染的程度主要受結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癥狀以及接觸的密切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家庭內父母或祖父母等長輩有結核病,兒童較易受到結核菌的感染。
骨結核是骨癌嗎
骨結核是因為結核桿菌侵入骨或關節而導致的化膿性的破壞病變,它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不同的部位,大多都是因肺結核繼發。
常見于30歲以下年輕人,特別是3-5歲的學齡兒童發病率高,膝、髖、肘、踝等負重大、活動多、容易發生勞損的骨或關節常發病。
需要注意的是骨結核和骨癌在早期的臨床表現非常相似,都會出現食欲減低、體重減輕、發燒等癥狀。在患部會出現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皮膚潰爛等癥狀。
肢體遠端因壓迫神經血管會出現麻木感,并易發生病理性骨折或變形等根據其早期癥狀根本無法區別開來,但是骨癌在在骨轉移之前會有有相應的表現,據此可以作為自測和自警的標準。
如果對病情有懷疑還是及時到正規的醫院做詳細的檢查,尤其是骨結核患者,一定不要掉以輕心,因為骨結核的慢性炎癥可能會發展成骨癌。
骨結核的危害
骨結核是結核菌侵入骨組織引起的病變,多發病于脊椎部位,其次是膝關節、髖關節等很多關節也都可以得結核,不同部位骨結核危害是不同的,以下是對不同部位骨結核危害的概述。
1、胸椎結核,背脊骨外突,狀如龜背,走路時常以兩手支撐腰脅,其膿腫多出現于腎俞附近。
2、頸椎結核,患者常以手托下頜而呈頸縮俯形之態,其膿腫多出現于頸部,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難。
3、踝關節結核,踝關節前后外側先腫脹,繼而流竄向內側,小腿肌肉萎縮,并呈內翻畸形,膿腫出現在原發病灶附近。
4、腰椎結核,脊骨突出不明顯,腰部挺起如板狀,行動不便;小兒如患此癥,腰部僵直,失去正常生理前凸曲線;其膿腫大多出現于少腹、胯間或大腿內側。
5、髖關節結核,患肢關節伸屈困難,大腿、臀部肌肉萎縮,兩臀部肌肉不對稱,可有跛行,患處不痛,痛反在膝部。膿腫可出現在髖關節附近或大腿外側較遠處。
6、膝關節結核,可出現大小腿肌肉萎縮,尤以大腿肌肉為甚,關節腫脹明顯,狀如鶴膝,患肢漸漸不能屈伸。膿腫發生在膝關節周圍,日久形成脫位或膝內翻或外翻畸形,患肢較正常為短。
是否得結核病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
即自身的抵抗力和細菌的毒力。如果說人體抵抗力強或是細菌的毒力比較弱的話,進入體內的結核菌或者被消滅,或者潛伏下來,進入休眠的狀態,感染者沒有任何的表現,也就是不需要任何的治療(90%)。
反之若是是病人的抵抗力差或是細菌的毒力比較強的話,就會出現結核的表現,但是現在好多的患者沒有出現結核的全身表現和肺部結核的表現,而是出現了骨和關節的疼痛,結核的感染,這個和近結核菌的“進化”有很大的關系,一個是細菌的耐藥,再就是結核的病灶轉移。
但是可以這么說,骨結核的病人95%以上基本上都是從肺部的感染而來! 如果病人得了骨結核,而沒有肺結核的表現的話,也就是說結核菌沒有了交通工具,此時是沒有傳染性的,家人可以和病人在一起也沒有關系,但是如果其有了全身的表現,家人就要高度的重視起來,及時的就診,以免引起結核的傳染播散。
還有一種情況,提醒大家要引起重視,骨結核患者的“冷膿腫”一旦破潰以后,其分泌物中就含有結核桿菌。
因此,患者的分泌物或是敷料一定要妥善的保管處理,將這些東西放在100℃的沸水中煮上5分鐘,或是陽光照射10分鐘,即可殺死結核桿菌,也可以用紫外線照射三分鐘左右殺死結核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