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學應注重詢問患者的癥狀和病程、病變程度、病變部位及分布、形態、顏色及發病前無其他疾病或有任何藥物,無全身癥狀、季節、氣候、生活環境、食物及是否與之相關,家庭無類似皮膚病、發病后的治療及療效。
2.體格檢查
重點檢查皮損的分布部位、皮損的種類、數目、大小、形態、表面及基底情況,顏色、水皰內容物及其顏色、排列特點及邊界是否清楚。
輔助物理檢查
(1)玻片壓診法
將玻片用力壓在損害上10~20秒,炎癥性紅斑及血管瘤顏色可消失。
(2)皮膚劃痕癥
用鈍器劃皮膚,如在劃過處產生風團,稱為皮膚劃痕癥陽性。
(3)感覺檢查
包括溫度覺、觸覺及痛覺等。
(4)濾過紫外線檢查
如黃癬病頭發呈暗綠色熒光,白癬呈亮綠色熒光。
(5)棘層細胞松解征(尼氏征)
推移水皰向周圍擴散,正常皮膚被推動及水皰間外觀正常的皮膚被擦掉即為陽性。
3.實驗室檢查
(1)皮膚組織病理檢查
部分皮膚病有其特有的病理改變,可依此確診與鑒別診斷。
(2)皮膚試驗
①斑貼試驗
用于檢查接觸性過敏原。
?、趧澓墼囼灮蚱仍囼?/strong>
用于測定某種物質是否具有過敏反應(Ⅰ型)。
?、勐轱L菌素試驗
用于判斷麻風患者免疫情況。
?、馨_菌素試驗
有助于癬菌疹診斷。
(3)微生物檢查
皮膚真菌、麻風桿菌疥疹蟲檢查有助于相應皮膚病的診斷。
治療
其治療使用多的是外用藥。如果外用藥選擇或使用不當,往往無效,甚至使病情加重。
皮膚病具體來說,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相同的藥物有不同的劑型,如溶液、糊劑、粉劑、霜劑、洗劑、軟膏、酊劑和乳劑等。
不同的劑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適應證,故應根據不同病期的臨床癥狀和皮損特點,正確選用不同劑型的外用藥。
一般急性期局部紅腫、水皰、糜爛時,多選用溶液濕敷,可起到消炎、散熱作用
有滲液者,先用溶液濕敷,后用油劑。皮損處于亞急性期時,紅腫減輕,滲液減少,可酌情選用糊劑、粉劑和洗劑,可發揮消炎、止癢、收斂、保護作用。慢性期皮損增厚,呈苔蘚樣變時,可選用乳膏、軟膏、硬膏等。
物理治療也是皮膚病常用的治療方法。常用的物理療法有:電療法、光療法、微波療法、冷凍療法、激光、水療法、放射療法。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色素性紫癜性皮膚病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色素性紫癜性皮膚病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颊咴缛湛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