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疾病,它會使我們的免疫力遭到破壞,導致于我們的身體遭到巨大的傷害。那么你知道艾滋病窗口期是什么嗎,艾滋病窗口期癥狀有哪些呢,艾滋病窗口期應該怎么樣去治療呢?下面,想了解的朋友就一起來看看吧。
從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到血液中產生足夠量的、能用檢測方法查出艾滋病病毒抗體之間的這段時期,稱為窗口期。在窗口期雖測不到艾滋病病毒抗體,但體內已有艾滋病病毒,可以通過HIV核酸檢測查到,因此處于窗口期的感染者同樣具有傳染性。
自1981年發現艾滋病以來,隨著檢測手段的不斷進步,艾滋病窗口期的定義經歷了多次變化。初在80~90年代由于對艾滋病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瑪蒂爾德.克里姆博士(MathildeKrim,Ph.D)所領導的全美艾滋病研究基金會(AMFAR)在早期的艾滋病研究中提出了艾滋病窗口期為3個月的概念,這是針對當時較為落后的檢測手段而言,該說法被世界衛生組織所采納,同時被編寫入世界各國的醫學教科書。
當酶聯法和雙原夾心法等艾滋病抗體檢測手段出現后,艾滋病窗口期已經縮短到為保守的艾滋病抗體峰值出現的6周。目前隨著艾滋病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就目前廣泛采用的第三、四代雙原夾心法和酶聯法以及化學發光法等檢測手段而言艾滋病的窗口期可以縮短到14~21天。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表示艾滋病窗口期(WindowPeriod)為14~21天。
臨床表現
1、艾滋病窗口期的腹瀉
在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3周有40~90%的人會出現窗口期癥狀,持續2~3周癥狀消失。在窗口期癥狀里,37%的人會出現艾滋病窗口期腹瀉。腹瀉是惱人的艾滋病癥狀之一,因為腹瀉會導致脫水和電解質失衡。
2、艾滋病窗口期的淋巴結腫大
一般表現在耳垂下側即脖頸兩側淋巴腫大,還有腋下淋巴腫大,以及腹股溝淋巴腫大,重對稱性,外表紅腫,按壓有痛感,可移動,大小直徑一厘米左右。特別是頸部、腋窩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更明顯。淋巴結直徑在1厘米以上,質地堅實,可活動,無疼痛。
3、艾滋病窗口期的盜汗
艾滋病引起的盜汗,虛汗,都是由免疫下降,病毒性感染所致。此時應該增強體質,日光浴、冷水浴都可以緩解此癥狀,增強適應能力。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很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4、艾滋病窗口期體重快速下降
體重快速下降是感染艾滋病毒后常見的問題。除非你積極的減重,否則體重快速下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5、艾滋病窗口期的皮疹
艾滋病窗口期通常會看到一些皮疹之類的癥狀。艾滋病皮疹常見的是口腔粘膜念珠菌,常在朱色基底上出世,也可播散到口咽或食道,引起嚴重的吞咽艱苦。
西醫
一、支持療法
盡可能改善AIDS患者的進行性消耗。
二、免疫調節劑治療
(一)白細胞介素2
提高機體對HIV感染細胞的MHC限制的細胞毒性作用亦提高非MHC限制的自然殺傷細胞(NK)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LAK)的活性。
(二)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能增加循環中性粒細胞提高機體的抗感染能力。
(三)靈桿菌素
激活腦下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調整機體內部環境與功能增強機體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刺激機體產生體液抗體使白細胞總數增加吞噬功能加強激活機體防御系統抗御病原微生物及病毒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