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軟組織感染就是皮膚及軟組織常見的化膿性感染,這是一種見于皮膚表面的疾病。那么你知道軟組織感染的病因是什么嗎,軟組織感染該怎么治療呢,軟組織感染的預防手段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詳細的內容吧。
皮膚及軟組織常見的化膿性感染主要有毛囊炎、癤、癰、急性蜂窩組織炎、膿腫、丹毒、急性淋巴管炎。少見的皮膚、皮下組織、筋膜和軟組織壞死性感染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細菌協同性壞死;
②壞死性筋膜炎;
③溶血性鏈球菌性壞死;
④新生兒皮下壞疽。
癥狀體征
紅腫、皮溫增高、壓痛、硬結、硬塊或向心性蔓延的紅痛條狀物,局部有無波動感、壞死、潰瘍及功能障礙等,注意區域淋巴結有無腫大。軀體其他部位有無同樣病灶。活動性手、足癬。
診斷檢查病史
詢問患部有無紅、腫、熱、痛及其發生、發展情況,有無發熱及其程度,起病前局部是否受過外傷。此外,還應注意詢問有無手、足癬;有無下肢靜脈曲張及其程度;有無結核和糖尿病史。
體檢
局部有無紅腫、皮溫增高、壓痛、硬結、硬塊或向心性蔓延的紅痛條狀物,局部有無波動感、壞死、潰瘍及功能障礙等,注意區域淋巴結有無腫大。軀體其他部位有無同樣病灶。有無活動性手、足癬。
化驗
查血常規,必要時查血糖,因糖尿病病人易發生皮膚及軟組織感染。
特殊檢查
難以確診時,可作超聲檢查及(或)診斷性穿刺。深部膿腫須除外結核性膿腫、動脈瘤及腫瘤。
細菌學檢查
一般治療效果不佳時,應作傷口分泌物及膿腫穿刺液涂片檢查、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必要時作厭氧菌培養。疑有敗血癥時應作血培養及藥敏試驗。
一般治療
①制動及抬高患肢;
②局部熱敷或輔以紫外線照射等理療;
③外敷中藥;
④封閉療法;
⑤放射治療;
⑥局部已化膿潰爛者,應適當換藥。
上述藥物使用至體溫、血象恢復正常3d后停藥。可選用青霉素及氨基糖甙類藥物,嚴重者可給第2、3代頭孢菌素,懷疑有厭氧菌混合感染時加用甲硝唑等抗厭氧菌藥物。必要時,根據細菌藥敏試驗結果調整使用敏感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