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的使用
1、丙種球蛋白注入人體后產生的免疫力是被動給予的,不是自身主動產生的,一般2周就被排泄,之后體內丙種球蛋白的含量又恢復到原來水平,要長期保持體內所含丙種球蛋白的高水平,就必須每隔2周注射1次。
2、應用丙種球蛋白有一定的適應癥,因為該藥隨所含抗體量的不同而預防效果各異。普通的丙種球蛋白主要用于預防麻疹、甲肝、流行性腮腺炎等,想用丙種球蛋白來預防各種疾病是不可能的。
3、如果反復注射丙種球蛋白,因其本身可作為抗原,刺激人體產生一種對抗丙種球蛋白的抗體,即抗抗體,一旦再注射丙種球蛋白,就會被抗體中和,不能發揮其抗病作用。
4、人體自身能夠合成丙種球蛋白,如經常使用外來藥品,就會抑制自身抗體的產生,從而降低機體的抗病能力。
5、由于丙種球蛋白是血液制品,萬一在來源上把關不嚴,反而造成血源污染,使健康人體傳染上疾病,況且對人體來說,外來的丙種球蛋白畢竟是“異物”,個別人注射后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因此,把丙種球蛋白作為強化劑、補藥來使用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想通過反復注射該藥來長期預防疾病、增強體質也是不可能的。
免疫球蛋白的誤區
誤區一、給乙肝孕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來預防母嬰傳播
1.給乙肝孕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有可能導致乙肝病毒變異,產生乙肝病毒免疫逃逸株,如果該免疫逃逸株在人群中傳播,現行的乙肝疫苗將無法預防,因此是比較危險的。
2.給乙肝孕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有可能在乙肝孕婦的體內形成乙肝病毒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而這種免疫復合物有可能對孕婦存在潛在危險性,因此從安全、經濟方面考慮,是不建議乙肝媽媽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
誤區二、單純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來預防嬰兒感染乙肝
在新生兒出生后12小時內應盡早注射免疫球蛋白,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10微克重組酵母或20微克乙肝疫苗,即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給新生兒聯合免疫,再按照0-1-6月的標準來接種,可有效阻斷乙肝母嬰的垂直傳播。
誤區三、乙肝免疫球蛋白做為治療乙肝的藥物來使用
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療乙肝藥物,盲目將乙肝免疫球蛋白作為治療乙肝的藥物來使用,是不可取的,因為如今還沒有一種藥物可以在短時間內將乙肝病毒指標全部轉陰的,并且乙肝免疫球蛋白僅有預防而無治療作用。
雖然乙肝免疫球蛋白含有高效價的乙肝表面抗體,能與相應抗原專一結合起到被動免疫的作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中和人體中的病毒抗原,但對于乙肝患者游離在血液中和存在于肝組織中大量的乙肝病毒而言,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只能是鞭長莫及。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副作用
1、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能導致乙肝病毒變異,產生乙肝病毒免疫逃逸株,給治療和預防帶來困難;此外如果該免疫逃逸株在人群中傳播,現行的乙肝疫苗將無法預防,這是十分危險的。
2、引起嬰幼兒接種疫苗失敗,引起母腎的功能負擔。
3、在肝移植患者中,靜脈滴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有可能會發生惡心、皮疹、風疹、紅斑、關節痛、注射局部疼痛、過敏,用抗組胺類藥物和普通止痛藥配合使用能有效控制以上癥狀。
4、接受高劑量靜脈滴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患者,血漿汞濃度升高會出現偏執、說話困難、雙手震顫等癥狀,此外還應該警惕汞中毒。
5、乙肝患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有可能在其體內形成乙肝病毒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這種免疫復合物有可能晨起在乙肝病毒感染者體內的重要臟其中,引起免疫反映,導致乙肝并發癥。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于免疫球蛋白的一些癥狀以及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一些副作用。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此也是有所了解了,也知道如何使用免疫球蛋白。如果你想要對免疫球蛋白有所了解的話,就來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