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水腫是一種腦部疾病癥狀,會對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一定要早日治療。那么引起腦水腫的原因有哪些呢,腦水腫癥狀是什么呢,腦水腫患者應該接受怎樣的治療呢,在平時我們怎樣才能做到預防腦水腫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腦水腫是指腦內水分增加、導致腦容積增大的病理現象,是腦組織對各種致病因素的反應。可致顱內高壓,損傷腦組織,臨床上常見于神經系統疾病,如顱腦外傷,顱內感染(腦炎,腦膜炎等),腦血管疾病,顱內占位性疾病(如腫瘤),癲癇發作以及全身性疾病如中毒性痢疾、重型肺炎。
臨床表現
多發群體
顱內或全身性疾病引起腦組織損害的人群。
疾病癥狀
腦水腫是顱內疾病和全身性系統疾病引起的繼發性病理過程,同時腦水腫常引起或加劇顱內壓增高,所以臨床表現往往與原發病變的癥狀重疊,并使其加重。
1、腦損害癥狀
局限性腦水腫多發生在局部腦挫裂傷灶或腦瘤等占位病變及血管病的周圍。常見的癥狀為癲癇與癱瘓癥狀加重,或因水質范圍擴大,波及語言運動中樞引起運動性失語。腦損傷后,如癥狀逐漸惡化,應多考慮腦水腫所致。彌漫性腦水腫,可因局限性腦水腫未能控制,繼續擴展為全腦性,或一開始即為彌漫性腦水腫,例如彌漫性軸索損傷。
2、顱內壓增高癥狀
表現為頭痛、嘔吐加重,躁動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眼底檢查可見視乳頭水腫。早期出現生命體征變化,脈搏與呼吸減慢,血壓升高的代償癥狀,如腦水腫與顱內壓高繼續惡化則可導致發生腦疝。
3、其他癥狀腦水腫
影響額葉、顳葉、丘腦前部可以引起精神障礙,嚴重者神志不清、昏迷。顱內壓增高也可引起精神癥狀。有時體溫中度增高,腦水腫累及丘腦下部,可引起丘腦下部損害癥狀。
疾病危害
腦水腫使顱內壓增高,顱內壓增高又可加重腦水腫,發展至一定程度,即可使腦組織發生功能與結構上的損害。如果不能及時診斷和處理,腦水腫加重,或由局限性發展為彌漫性,將對腦產生嚴重危害,形成不可逆性的繼發性病理改變,發生腦死亡。這種結局,是腦組織普遍性受損害及腦疝繼發腦干嚴重損害所致。
發病原因
1、顱腦損傷
各類顱腦損傷,直接或間接地造成腦挫裂傷都能引起腦水腫,并發顱內血腫,使局部腦組織受壓也可引起腦水腫。顱骨凹陷骨折,對腦組織產生壓迫,或者骨折片刺入腦組織直接致傷,在受累部位出現腦水腫,爆震傷氣浪沖擊胸部,或胸部直接直接受到擠壓,使上腔靜脈壓力急劇升高,壓力向顱內傳布沖擊腦組織,造成腦組織內毛細血管廣泛彌漫性點狀出血,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常可發生彌漫性腦水腫,腦的彌漫性軸索損傷,可繼發嚴重彌漫性腦水腫。
2、顱內占位性病變
腫瘤使周圍腦組織受壓或阻塞腦靜脈回流,靜脈壓升高、顱內淤血,腦脊液循環機吸收障礙,以及腫瘤生物毒性作用等,使腫瘤周圍的腦組織受影響,血腦屏障損害或破壞,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產生局限性腦水腫。腦的原發性惡性腫瘤所并發的腦水腫尤其顯著,肺癌,絨癌等的腦轉移,無論是單發還是多發的,在病灶的周圍都有嚴重的腦水腫。
3、顱內炎癥
腦炎、腦膜炎、腦室炎、腦膿腫及敗血癥所致顱內彌漫性炎癥,往往繼發不同程度的腦水腫,此與致病微生物的毒性及累及的范圍有關。
4、腦血管病變
頸內動脈或腦動脈血栓形成或栓塞,腦脂肪栓塞,使動脈血流減少或中斷,使該動脈供血區發生急性腦供血不足與腦梗死,同時繼發局限性或廣泛性的腦水腫,腦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形破裂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室內出血同時發生腦血管痙攣,均繼發腦水腫。
5、腦缺氧
癲癇持續狀態,胸部創傷、不同原因所致的呼吸困難或窒息、心臟驟停,長時間低血壓、休克、高原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他肺源性腦病,使腦處于缺氧狀態伴隨腦水腫。
6、外源性或內源性中毒
鉛中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全身性中毒,常并發彌漫性腦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