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兒在發病前正處于生長發育快速時期,髕韌帶附著處張力增高和腫脹,引起脛骨結節骨凸炎。從脛骨結節切除的骨塊和肌腱后嵌入的骨塊行病理檢查發現,在松質骨四周繞以軟骨,并無壞死或炎癥。
過去認為股四頭肌附著在脛骨結節上,生長發育過程中的脛骨結節極易遭受髕腱牽拉。牽拉性損傷使結節處的軟骨塊產生一定程度的撕脫。但是,近年發現多數病例系附著在脛骨結節上的髕腱軟組織損傷。髕腱發生輕度腱鞘炎,以后在發炎的髕腱上發生異位骨化。
二、脛骨結節的病理
兒童脛骨近端骨骺軟骨,一舌狀延伸的領先優勢,將老,凸脛骨骨骨化中心,大約16歲,脛骨近端骨骺與脛骨骨凸骨化中心統一于脛骨結節。從髕骨韌帶前的血液循環中。
劇烈運動或外傷時,部分病例髕韌帶過度牽拉骨凸,可引起部分撕脫,從而影響血循環造成骨骺缺血。由于成纖維細胞的分化和成骨細胞的活動,髕韌帶及其附近的軟組織可出現異位骨化,并有新生小骨出現,位于脛骨結節前上方。
這些新生小骨組織學表現與骨化性肌炎的觀察完全相同。由于髕骸韌帶的牽拉,脛骨結節處的成骨細胞活躍,產生骨質增生,使脛骨結節增大,明顯向前突出。脛骨近端骨骺可早期融合,在骨骺成熟期后,造成高位髕骨和膝反屈的并發癥。
脛骨結節骨骺約11~13歲出現,約17~18歲與股骨近端骨骺融合。骨骺在股骨前上方,向下延伸呈舌狀,覆蓋脛骨近側干骺端前方,是髕骨下股四頭肌腱的附著處。反復多次的輕外傷及髕下股四頭肌腱的強力牽拉是本病的主要原因。男性青少年多見。
脛骨結節的臨床表現
好發于青春發育期,11~15歲的男孩,多為發育加快,喜好運動者,可有劇烈運動或外傷史。脛骨結節處疼痛,活動后加重。脛骨結節局部可有腫脹,壓痛,甚至紅熱。主動伸膝,被動屈膝或蹲起時加重,是髕腱牽拉骨骺所致。
外傷史常不明顯,局部疼痛及脛骨結節部腫大、壓痛。主要為膝前方的局限性疼痛。病兒上下階梯、跑、跳時疼痛明顯。下跪時局部受髕韌帶緊張牽拉,直接壓迫而疼痛更為加重。休息后疼痛可緩解或消失。望診和觸診可發現髕腱肥厚,脛骨結節增大,壓痛點在髕腱附著點處。
膝關節無腫脹或積液,浮骸試驗,膝關節在抗阻力伸直時或充分屈曲下蹲時疼痛加重。因為該兩項檢查使髕腱對脛骨結節拉力增加之故。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脛骨結節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脛骨結節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所以我們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要量力而為,注意保護我們的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