瞼板腺癌是生活中經常聽說的惡性腫瘤,多發于中老年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那么你知道瞼板腺癌的發病原因是什么嗎,瞼板腺癌應該與哪些疾病區別呢,患上瞼板腺癌之后應該怎樣去治療呢,患者應該在飲食方面注意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瞼板腺癌又稱麥氏腺癌,其惡性程度,根據分型不同而差異很大。惡性程度低的歷時多年,緩慢增大,惡性程度高的則發展快,造成早期轉移。故凡在40歲以上,而有反復發作的霰粒腫樣病變時應引起重視。
導致癌變的環境因素廣泛作用于瞼板腺的腺體細胞是可能的病因。早期很少有自覺癥狀,局部表現為皮下結節,質硬與皮膚不粘連,頗似霰粒腫,有的誤認為霰粒腫,手術切除后又復發,腫塊繼續增大后可在結膜面上透見黃色,結節表面不平,繼而形成潰瘍,出現菜花樣腫塊,觸之易出血,分化程度較低者通過淋巴管可以較早的向耳前淋巴結和頜下淋巴結轉移。
診斷
1.老年女性多見。
2.好發于上瞼,早期腫瘤局限于瞼板內,與瞼板腺囊腫相似,呈小結節狀隆起,邊界清楚,質地較硬,無疼痛,與皮膚不粘連,相應部位的瞼結膜面充血。
3.腫瘤生長緩慢,晚期于皮膚面或結膜面可見黃色結節,破潰后呈黃白色分葉或菜花樣,易出血。
4.有的可向眶內發展,導致眼球突出和運動障礙;還可轉移到局部淋巴結及內臟。
5.早期應與瞼板腺囊腫鑒別,尤其是老年人復發性者。晚期要與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肋癌鑒別。確診需依靠病理檢查。
鑒別診斷
1.霰粒腫
⑴霰粒腫大多離瞼緣較遠,完全位于瞼緣的霰粒腫比較少見。反之,癌期組織容易沿著瞼板腺導管蔓延,故瞼緣受累者多見。
?、菩螒B上這二者在早期階段是十分相象的,不過在癌瘤,其病變表面的結膜往往比較粗糙,并且有時見到黃色的斑點。在霰粒腫病變處結膜一般呈青灰色或稍充血,表面一般是光滑的。
?、泅绷D[切開時,里面可見含一種膠質樣內容物,如有繼發性感染和液化,就會有灰黃色液體從切口處溢出。在癌瘤則是質地硬而脆的黃白色腫瘤組織。霰粒腫自動穿破后,可形成息肉樣肉芽組織,不象在癌瘤中所見到的那樣表面粗糙的菜花樣腫物。
?、惹嗄陼r期腺體機能分泌旺盛,容易發生霰粒腫。人到老年,腺體趨向萎縮,分泌功能減少,所以在老年人霰粒腫比較罕見。因此在老年人有反復發作的霰粒腫出現時,必須警惕瞼板腺癌發生的可能性,好將切出的病變組織進行切片檢查,明確病變性質,以免誤診。
2.鱗狀細胞癌
瞼板腺癌在病理上和鱗狀細胞癌十分相似,但在臨床上這兩者卻有顯著區別。
?、挪€板腺癌好發在上瞼;鱗狀細胞癌多發生在下瞼。瞼板腺癌位置較深,在瞼板當中或在眼瞼皮下深層,而鱗狀細胞癌因為起于皮膚表皮,位置一般較淺。
?、圃缙诘牟€板腺癌非常像霰粒腫,早期鱗狀細胞癌在皮膚表面似痣或乳頭狀瘤。晚期的瞼板腺癌的年齡比鱗癌還要大些。
?、遣€板腺癌女性患者比男性多,而鱗癌的患者則男性遠多于女性。年齡都比較大,但瞼板腺癌的年齡比鱗癌還要大些。
⑷兩者都可以發生轉移,但鱗狀細胞型瞼板腺癌的轉移率比鱗狀細胞癌的轉移率更高些。
3.基底細胞癌
瞼板腺癌單純根據病理,非常容易誤診為基底細胞癌,因此應當結合臨床方面的表現進行鑒別。
⑴瞼板腺癌病變位置較深,在皮膚和結膜之間,基底細胞癌一般多起源于皮膚表皮,病變位置較淺,病變部位多位于下瞼近內眥處。
?、圃缙诘牟€板腺癌似霰粒腫,晚期在皮下形成核桃狀分葉的硬塊,潰破后,有黃白色癌組織暴露,形似菜花狀。基底細胞癌早期似痣,晚期則形成硬底潛行卷邊的典型蠶食性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