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發生于希-浦系統引起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心電圖特點有兩種表現
①P-R間期延長伴有束支阻滯或分支阻滯,很可能是不對稱性的不完全性左+右束支阻滯(即一側束支完全阻滯,對側束支一度阻滯)。房室結的一度阻滯多不伴有束支阻滯。所以房室結一度阻滯伴一側束支完全阻滯時。不能除外雙水平阻滯。
②僅有P-R間期延長而不伴有束支或分支阻滯,此由對稱性左加右束支一度阻滯所致。在體表心電圖上無法與房室結的一度阻滯鑒別。根據希氏束電圖觀察,P-R間期>0.28s者,系房室結阻滯所產生。
如在復查中發現束支圖形時隱時現時,應確定為雙側束支阻滯所致。希氏束電圖中房室結一度阻滯表現為A-H間期延長,而雙側束支阻滯為H-V間期延長。所以,用希氏束電圖來確定阻滯部位可靠。
3.對典型心電圖的詳細描述
(1)P-R間期的長短與心率有關。在正常心臟,當心率明顯增快時,P-R間期可隨之縮短;但在有心臟病時,心率增快反可使P-R間期延長。無論心率是多少,只要成人P-R間期>0.20s、兒童>0.18s,或超過相應心率時P-R間期的正常上限值,即應診斷為一度房室傳導阻滯。
(2)同一個人在不同時候描記的心電圖上如果心率無明顯改變,而P-R間期增加了0.04s以上,應考慮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可能,即使延長的P-R間期仍在正常上限值以內。這是因為P-R間期通常不會改變,除非心率十分快速。此外,當心率增快時,P-R間期不縮短,反而比原來延長了0.04s以上,也應考慮一度房室傳導阻滯。
(3)通常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的P-R間期大多為0.21~0.35s,但有時可以更長,偶可達到1.0s。有時由于P-R間期顯著延長,QRS波發生得較晚。因此,下一個P波可能重疊在其前的T波內,容易誤診為房室交接區心律。此時必須仔細觀察。
(4)由于心房、房室結或希氏束內傳導延遲所致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經常伴以正常的QRS波群,而伴以寬的QRS波(雙側束支水平的阻滯),則以希氏束下阻滯的可能性大,呈一側束支阻滯的圖形。但若雙側束支內的傳導延遲程度相等,其QRS波群也可以是正常的(狹窄的≤0.10s)。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伴以寬的QRS波時,心電圖圖形對判斷發生房室傳導延遲的部位有一定幫助。當呈現右束支阻滯圖形和正常額面心電軸時,提示伴以房室結內傳導延遲;而當右束支阻滯圖形和額面心電軸左偏時,傳導延遲的部位可在房室結內或在希-浦系統內;當呈現左束支阻滯圖形伴額面心電軸右偏時,提示有50%以上的患者其房室傳導延遲的部位在希-浦系統內。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伴有雙分支阻滯(右束支阻滯和左前分支阻滯)不應認為是三分支阻滯,尤其當P-R間期很長時,因為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可能發生在房室結內。當左束支阻滯與P-R間期延長并存時,希氏束內病變的可能性很大。
(5)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可表現為正常心電圖。即P-R間期正常(≤0.20s)。QRS波為室上性(時限50ms)并伴有正常上限值的P-A間期值(45ms)和A-H間期值(130ms)時,才可出現P-R間期延長。
此外,當心房內有輕度延遲(P-A間期>45ms),而A-H間期在正常下限(45ms)和H-V間期也在正常下限值(35ms)時,P-R間期可表現正常。希氏束電圖H-V間期延長診為一度希氏束下阻滯者中,有少數患者P-R間期可在正常范圍,所以不能只依據P-R間期正常、QRS正常而完全排除房室傳導阻滯。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1度房室傳導阻滯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1度房室傳導阻滯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多見的,我們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時的治療疾病才是比較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