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1度房室傳導阻滯呢,在我們生活中1度房室傳導阻滯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臟疾病了,那么大家知道1度房室傳導阻滯是什么意思呢,1度房室傳導阻滯怎么辦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度房室傳導阻滯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AVB)是一種房室傳導時間延長,超過正常范圍,但每個心房激動仍可以進入心室,稱為房室傳導延遲。在心電圖P-R間期達到或超過0.21s(年齡在14歲以下的兒童達到或超過0.18s),P波在QRS波群。
病因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可見于正常人,有的P-R間期可超過0.24s,中青年人發病率為0.65%~1.1%,在50歲以上的正常人中可達1.3%左右。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是其產生的原因,一些運動員中發生率可達8.7%。
某些藥物如洋地黃、奎尼丁、普魯卡因胺、鉀鹽、β受體阻滯藥和鈣拮抗藥,中樞和周圍交感神經阻滯藥如甲基多巴、可樂定等均可致P-R間期延長。許多學者常把這類因素引起的P-R間期延長稱為房室傳導延遲,而不稱為房室傳導阻滯。
良好的預后。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第一度房室傳導阻滯一般為4%~15%,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還發現心肌炎、甲狀腺功能亢進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先天性心臟病、心臟手術等。
大多為暫時性的,可迅速消失或經過一段時間后消失。在老年人原發性傳導系統纖維化是較常見的原因,呈長期、漸進性傳導阻滯。
1度房室傳導阻滯臨床表現
迷走神經張力過高所誘發的房室傳導阻滯多為一度或二度Ⅰ型,很少發生二度Ⅱ型,并不產生高度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所以二度II型、高度、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多為器質性損害形成的。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的阻滯部位完全在希-浦系統內。希氏束電圖證實阻滯部位在希氏束中段或下段者占35%,在希氏束上者占65%。陳新等(1997)指出未見到阻滯部位在房室結或心房的報告。在體表心電圖上,約29%的患者QRS波是窄的(≤0.10s),約71%的患者QRS波是寬的(≥0.12s)。
1度房室傳導阻滯檢查
1.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典型心電圖特點
(1)每一個竇性P波可以傳輸室和產生QRS-T波群。
(2)P-R間期>0.20s(成人);小兒(14歲以下)P-R間期≥0.18s。
(3)P-R間期大于正常高值(視心率而定)。
(4)心率無顯著改變時,P-R間期較先前增加0.04s以上,即使P-R間期在正常范圍仍可診斷。
2.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的阻滯部位在心電圖上的表現
(1)發生于心房內引起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心電圖特點
①P波增寬,有切跡,P-R間期延長,但P-R段大多不延長。而房室結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是P-R段延長,可伴或不伴有P波增寬。P-R間期延長的程度顯著者(>0.40s)大多為房室結內一度阻滯,其次是由于心房內阻滯。
②只有P-R間期延長,而無P波增寬或切跡。嚴重的心房內傳導延遲常使體表心電圖上的P波振幅顯著減小,此類型很難和房室結的一度阻滯鑒別,只有用希氏束電圖檢查,如P-A間期延長,才可確診。
③發生于房室結內的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心電圖特點:通常P-R間期>0.40s者。大多為房室結內一度傳導阻滯所致。在希氏束電圖上表現是A-H間期延長,曾有A-H間期延長達900ms的一度房室結內延遲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