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什么病呢,在我們生活中,這樣的疾病比較多見嗎,想必這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吧,那么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怎么回事,什么是位置性眩暈癥。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周圍性前庭疾病,是常見的源于內耳的眩暈病。當頭部運動到某一特定位置時可誘發短暫的眩暈,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經癥狀。
可見于各年齡段,老年人多見。該病具有自限性。常累及的半規管為后半規管(占80%~90%),其次為外半規管(占10%),少受累的是上半規管(占2%)。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病因
發病原因可以是原發性的,也可以是繼發性的,臨床上以原發性多見。繼發性的常見于頭部外傷后、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突發性耳聾或內耳手術后。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分型
1.按照耳石脫落的部位分類
(1)后半部分的規管BPPV分類。
(2)水平半規管BPPV;
(3)上半規管BPPV;
(4)混合型BPPV。
臨床上以后半規管BPPV常見,其次為水平半規管BPPV,而上半規管BPPV和混合型BPPV臨床上比較少見。
2.按照發病機制分類
BPPV我們又可以將其分為管結石癥和壺腹嵴頂結石癥,但是BPPV中常見的類型是管結石癥。
臨床表現
患者在某個特定體位,如躺下、坐起、仰頭取物,低頭、轉動頭部或翻身時出現短暫眩暈。
1.管結石癥的臨床特點
(1)當頭位處于激發位后,有1~40秒的潛伏期,之后才出現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