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感染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對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那么你知道腺病毒感染的病因是什么嗎,腺病毒感染有哪些臨床表現呢,腺病毒感染患者應該怎樣治療呢,腺病毒感染的預防手段有哪些呢?想了解的朋友就一起來看看朋友就一起來看看吧。
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結膜、泌尿道和淋巴結。主要表現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腺病毒引起者占2%~4%),其次為眼部和胃腸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多見于兒童。約半數患者為隱性感染。嬰幼兒易患腺病毒肺炎,病情重,病死率高。無特效治療。根據人群血清特異性抗體調查和病毒分離,可知腺病毒感染十分廣泛。傳染源為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病毒由呼吸道和眼結膜分泌物、糞便及尿排出體外,經空氣飛沫、密切接觸及糞―口途徑傳播。
病因
發現腺病毒有6個亞型(A~F)和55個不同的血清型(按病毒基因組分型)。已知約20余種血清型可感染人類。病毒為直徑70~80納米的20面體衣殼,內核含雙股DNA。對熱和酸不穩定。由于不含脂質,對膽鹽等脂質溶解劑抵抗力強,故能在腸道中存活。不同亞型可引起不同感染。
臨床表現
此病的潛伏期為4~5天,成人和兒童的臨床表現不同。
1.成人臨床表現
(1)流行性角膜結膜炎
一般來說8、19型腺病毒可引起此病流行,其他型一般只是散發病例。潛伏期較長,一般為3~24天,而且早期病癥并不明顯,表現為多累及雙眼,眼刺激癥狀和分泌物增多,可持續1~4周;而角膜損傷可持續數月,少見失明,較常見的是通過家庭傳播,可通過污染的公用毛巾,污染的手、眼藥水等傳播。
(2)呼吸道感染
一般有發熱、咳嗽、咽痛、流涕、肺部啰音。X線檢查的結果,較多為單側的間質性肺炎或肺實變改變,一般為下肺野,也可能伴隨著少量胸膜滲出。比較少發生繼發細菌感染,近10年已經逐漸發現致死病例,通常病程也比較短,一般是1~2周。
2.兒童臨床表現
(1)出血性膀胱炎
一般表現為無明顯季節性,且在男孩子中多見,大多由腺病毒11、21型引起。有3~7天,可能還會伴隨著尿頻、血尿、尿急及排尿困難、肉眼血尿,鏡下血尿可持續2周左右。
(2)呼吸道感染
嬰兒腺病毒感染常見的癥狀為鼻炎。暴發性支氣管炎和肺炎在這個年齡組中可能會發生。而且部分病兒可能會發生百日咳綜合征。
(3)咽結膜炎
大多數是由3、7型腺病毒引起,夏季可發生小流行,與游泳池水傳播有關。表現出來為發病急,發熱38℃以上,出現咽炎、鼻炎、眼結膜炎及頸淋巴結炎。球結膜及瞼結膜可見顆粒狀突起、紅腫,常為單側,雙側者常為一側較重。癥狀延續1~2周,無后遺癥。一般不伴支氣管炎及肺炎。
(4)其他
心包炎、慢性間質性纖維化、嬰兒腹瀉、風疹樣疾病及先天性畸形曾發現與腺病毒感染有關。值得注意的是,器官移植及免疫缺陷者腺病毒感染后,除引起呼吸道、泌尿道感染,還可致腦炎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檢查
1.快速診斷法
用多價腺病毒熒光免疫血清對從咽部取出來的脫落細胞涂片進行染色,在熒光顯微鏡下可見脫落細胞核內有明亮熒光,這說明該病毒為陽性。
2.病毒分離
在傳代的單層人上皮細胞接種不同臨床病型的咽分泌物、痰、結膜刮取物及新鮮尿液,2~7天后可查出典型的細胞病變。用血凝試驗定群,用中和試驗定型。
3.血清學檢查
若要確診患有此病,則可取急性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測補體結合抗體、中和抗體與血凝抑制抗體,如果發現有4倍增長。不同種抗體其感染后效價不同。
(1)補體結合抗體在感染后一年效價下降或消失;
(2)血凝抑制抗體為特異型抗體,在感染一周后抗體效價上升;
(3)中和抗體持續至少10年,效價也不降低。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單份血清腺病毒11或21型的中和抗體效價超過1:32即可確診。
4.分子診斷
取呼吸道標本,利用PCR方法擴增腺病毒特異性基因片段從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