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相信很多人對此都是不知道的。正因為不知道,所以許多人都不知道患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如何治療,又應該如何護理。因此,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想知道的話,那不妨就來看一下吧。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癥狀
患上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患者有哪些呢?相信很多人對此都是不知道的。所以,下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癥狀吧。
一、損傷期
在損傷后4~6h以原發病表現為主,呼吸可增快,但無典型呼吸窘迫,X線胸片無陽性發現。
二、相對穩定期
在損傷后6~48h,經積極救治,循環穩定,而逐漸出現呼吸困難,頻率加快,低氧血癥,過度通氣,PaCO2降低,肺體征不明顯,X線胸片可見肺紋理增多,模糊和網狀浸潤影,提示肺血管周圍液體積聚增多和間質性水腫。
三、呼吸衰竭期
在損傷后24~48h呼吸困難,窘迫和出現發紺,常規氧療無效,也不能用其他原發心肺疾病來解釋,呼吸頻率加快可達35~50次/min,胸部聽診可聞及濕啰音,X線胸片兩肺有散在斑片狀陰影或呈磨玻璃樣改變,可見支氣管充氣征,血氣分析PaCO2和PaCO2均降低,常呈代酸呼堿。
四、終末期
患者會出現極度的呼吸困難以及嚴重的發紺癥狀,并且還會出現嗜睡、昏迷等神經精神癥狀。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方法
一、一般治療的方法
ARDS患者處于高代謝狀態,應及時補充熱量和高蛋白、高脂肪營養物質。應盡早給予強有力的營養支持,鼻飼或靜脈補給。
應將病人放在半坐位,在氧氣充足、 濕化的床罩內,做肋間神經封閉以控制胸痛,促使病人咳嗽;應考慮做鼻氣管吸痰,經支氣管鏡吸引及氣管切開吸痰。
二、控制靜脈輸液量
一般應適當控制液體量,降低肺血管內靜水壓限制液體輸入,在保證血容量、穩定血壓前提下,要求出入液量輕度負平衡(-500~-1000ml/d)。
在內皮細胞通透性增加時,膠體可滲至間質內,加重肺水腫,故在ARDS的早期血清蛋白濃度正常時不宜給膠體液。使肺小動脈楔壓(PAWP)維持在 1.37~1.57kPa(14~16cmH2O)。一般輸液量控制在1ml/(kg.h)。
三、藥物治療的方法
激素治療ARDS是通過激素的綜合作用。糖皮質激素可以降低肺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減輕肺間質水腫和透明膜的形成所致的彌散障礙。同時糖皮質激素可以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 質的生成,降低表面張力,減少肺泡萎陷所致的肺內分流。
激素治療ARDS的原則是早期、大劑量、短療程。所謂早期應在肺泡毛細血管內膜明顯受損前。
另外激素治療ARDS的機制之一是GC-GCR復合物 是體內主要的抗炎因子,GC-GCR對多種炎性因子起關鍵性阻斷作用,但GC-GCR效應只能抑制炎癥因子的釋放,對已釋放的炎性介質無能為力。鑒于此原因對于ARDS的治療宜越早越好。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保健護理方法
對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患者來說,除了及時進行治療之外,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那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如何護理呢?
一、心理護理
ICU的環境及各種治療對病人都造成刺激,人工氣道導致病人語言溝通障礙。護士應經常到床旁,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