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皮質內骨肉瘤
極少見,病變常發生于脛骨干的骨皮質內,X線在皮質內有透光區,周圍有硬化,相似骨樣骨瘤。鏡下同于一般的成骨肉瘤??蓮桶l及轉移。
7、骨旁骨肉瘤
常見,好發于30~40歲病人的股骨后側。典型的X線表現為相當致密的陰影,位于正常骨皮質的表面,向周圍軟組織侵犯。
X線片或CT可見腫瘤與皮質之間有放射透光縫隙。腫瘤表面呈完整的分葉狀,邊緣不規則。肉眼可見腫瘤為高度硬化的腫塊。
鏡下
腫瘤為大量增生的梭形細胞,有輕度異形性,核分裂少見,其中可見中等量膠原纖維。這些梭形細胞間可見腫瘤性骨及骨樣組織生成。有時尚可見分化好的骨內病灶。預后較好。
8、去分化骨旁骨肉瘤
罕見,可以從低度惡性骨旁骨肉瘤發展而成或由先前切除不徹底的低度惡性骨旁骨肉瘤復發而成高度惡性腫瘤。
X線相似于傳統型骨肉瘤。鏡下可見分化較好的梭形細胞成分,平行而不規則的骨小梁排列,相鄰部位可見高度間變纖維肉瘤成分并可見腫瘤性骨及骨樣組織生成。預后相似于傳統型骨肉瘤。
9、骨膜骨肉瘤
很少見,好發于青年人的長骨干的表面,向外生長形成透光性軟組織腫塊,邊緣不清。
中間可見放射狀骨針垂直于長骨干。肉眼腫瘤分葉狀,有明顯的軟骨,其中有鈣化和骨化。鏡下為分葉狀惡性軟骨組織可見纖細的花邊狀的骨樣組織生成,病變晚期可侵犯髓腔。預后較好。
10、高度惡性表面骨肉瘤
較少見,常發生在股骨干的表面,骨皮質表面與髓腔不相通。X線像骨膜骨肉瘤。
肉眼所見腫瘤體積較大,常見出血壞死。鏡下為高度間變的腫瘤,細胞形成腫瘤性骨及骨樣組織。預后與傳統型骨肉瘤相同。
二、診斷
根據病史、外傷史(誘因)、全身表現、局部體征、X線檢查能夠成立診斷。
臨床上對青少年有近膝關節的骨端疼痛,腫脹等應認真檢查,根據病史、體征及X線片、放射性核素骨掃描、CT、MRI及實驗室檢查,大多可以診斷,必要時作活體組織檢查。
應注意與下述病變鑒別
骨化肌炎、掌骨和跖骨結核性骨炎(此處骨肉瘤極少發生),慢性骨髓炎、骨囊腫與巨細胞瘤等。
結語:看完了上面的內容,相信大家對于骨肉瘤有哪些癥狀應該都非常了解了吧!其實骨肉瘤的癥狀不是很多,只要我們謹遵醫生的叮囑就可以成功的擺脫骨肉瘤的困擾。后,小編祝愿大家都能有一個非常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