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
1.孕激素檢測
在月經18~28天測血液內孕激素。其含量低于正常則預示黃體功能不全。
2.超聲檢測排卵
從排卵后到來月經的時間應該是14天左右,要是小于12天就是黃體功能不足。
3.測量基礎體溫
是簡單的方法,但是也是較不準確的方法,每天早晨起來測,然后把體溫記錄下來,劃出體溫單。
4.診刮術
在月經周期的第26天進行,取子宮內膜進行組織學檢查,如果子宮內膜分泌不良或落后于刮診日兩天的內膜,則考慮黃體功能不足。
診斷
黃體功能不全的診斷可以根據基礎體溫、血孕酮測定和內膜活檢。這類患者的基礎體溫是雙相的,但是上升和下降緩慢,上升幅度小于0.3℃,持續時間僅9~10天,有時卵泡期延長。
基礎體溫上升第8天,血孕酮低于10毫微克/毫升。以往一般以月經第21~22天作內膜活檢,內膜時相少于正常2天以上為診斷標準,現在發現部分臨床診斷黃體功能不全的患者經腹腔鏡檢查為未破裂卵泡綜合征。因此本病的確診還應該結合B超和腹腔鏡檢查。
治療
1.常用方法
黃體功能不全常用的治療方法是補充體內孕酮的不足,一般用黃體酮肌肉注射和黃體酮口服。
2.藥物刺激黃體療法
主要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進卵泡生長。此外,對于血中催乳激素太高引起的黃體功能不全則需要用降低催乳激素的藥物如溴隱亭等。
當然,如何應用這些藥物對治療的效果起著不同的作用,過量或過少不僅達不到因人而異的治療效果,而且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
護理
黃體不全(LPD)的發病機制目前還不完全明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由于排卵前LH分泌的高峰及其月經不同時期,脈沖節律性釋放,調控著卵泡排卵和顆粒細胞黃素化。
同時基礎體溫之測量,亦可證明這一點,黃體功能不全者,基礎體溫雙相曲線均不典型,月經后期呈階梯形上升,升亦不穩。
因黃體產生之黃體酮,是一種致熱源,可使體溫升高,排卵后期基礎體溫上升,即源于此。黃體功能不全則黃體酮分泌不足,以致基礎體溫后期低于正常水平,而影響受孕。
即或受孕亦有墮胎之虞,甚且屢孕屢墮。故中西學說雖所論各異,然其機 理亦有相通處。
根據臨床研究資料。提示黃體期是在腎陰充盛的基礎上,轉化為陽,治療應取氣血雙補,補腎通絡法。因此,育腎溫胞、養血通絡法,客觀上似已分別起到了促排卵,健黃體的作用。
結語:看完了上面的內容,相信大家對于黃體功能不足應該都非常了解了吧!其實想要治好黃體功能不足方法有很多,今天我們很大家分享了一些非常有用的護理方法以及中醫治療黃體功能不足的方法,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