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者Hp的檢出率很高,50%~80%,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Hp檢出率則更高,達90%以上。
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斷
目前幽門螺桿菌的診斷檢測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兩大類。侵入性方法需通過內鏡獲取活組織進行檢測,非侵入性方法則不需進行內鏡檢查。
尿素[13C/14C]呼氣試驗。整個試驗過程只需30分鐘。該方法使眾多高血壓、心臟病及對不能耐受胃鏡檢查的患者避免了做胃鏡的不適感,是目前理想的檢測方法之一。
幽門螺桿菌感染現在主要靠抗幽門螺桿菌藥物進行治療。盡管幽門螺桿菌在體外對許多抗菌藥物都很敏感,但是在體內用藥并不那樣如意。目前不提倡用單一的抗菌藥物,因為它的治愈率較低,且易產生耐藥性。
治療方案的選擇原則是
1.采用聯合用藥方法;
2.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80%,好在90%以上;
3.無明顯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
4.病人經濟上可承受性。判斷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效果應根據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根除是指治療終止后至少在一個月后,通過細菌學、病理組織學或同位素示蹤方法證實無細菌生長。
根除幽門螺桿菌前應先注意口腔衛生。使用一段時間漱口水和抑菌牙膏,修復口腔問題如蛀牙,牙垢,牙結石等。可以先更換牙具,口杯、水杯、不銹鋼保溫杯不要混用,并且經常要蒸煮消毒,特別是在藥物治療期間,分餐消毒碗筷。
目前國內外常用的抗幽門螺桿菌藥物有胃復春片、羥氨芐青霉素、甲硝唑、克拉霉素、強力霉素、呋喃唑酮、有機膠態鉍劑、胃得樂、樂得胃等。潰瘍病患者尚可適當結合應用質子泵抑制劑或H2受體拮抗劑加上兩種抗生素,或者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加上一種抗生素。
療程一般為兩個星期。由于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抗菌方案的廣泛應用,有可能擴大耐藥性問題的產生。因此,將來替換性的治療或預防策略,如疫苗預防或免疫治療的研究是值得重視的。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幽門螺桿菌感染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話不要慌張,及時的到醫院進行就診及時的治療才是比較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