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瞼下垂又稱之為上眼臉下垂,即上臉下垂。在我們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那患上眼瞼下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眼瞼下垂又應該怎么治療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就來看一下吧。
對于很多人來說,眼瞼下垂的比較熟悉的。那大家知道引起眼瞼下垂的原因是什么嗎?不知道的話,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①先天性
主要由于動眼神經核或提上瞼肌發育不良,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②獲得性
因動眼神經麻痹、提上瞼肌損傷、交感神經疾病、重癥肌無力及機械性開瞼運動障礙,如上瞼的炎性腫脹或新生物。
眼瞼下垂的危害
說到眼瞼下垂,可能很多人知道,但是卻不知道的危害有哪些,因此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眼瞼下垂的危害。
1、臨床上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兩類
先天性,就是從生下后眼不睜,屬動眼神經上瞼提肌分支,或動眼神經核發育不全所致,有遺傳性;后天性瞼下垂,因動眼神經麻痹,或因沙眼、腫瘤、炎癥和外傷瞼肥厚、損傷上瞼提肌。
2、先天性單純性眼瞼下垂
是兒童眼科患者中常見的眼瞼下垂致病原因。是由于先天性提上瞼肌發育不良,使患兒在出生時就表現出來的一側眼裂較對側小的疾病。
可累及雙眼,也可為單眼,瞼遮蓋了瞳孔視物困難。病人常聳眉,皺額,仰頭形成一種特殊昂視姿態。如自幼發生此癥,長期遮住瞳孔,容易成廢用性弱視。
查看患兒上眼瞼可見其眼瞼較對側薄,睜眼時眼瞼不能有效提起;而讓患兒向下看時,又出現該側眼瞼不能追隨眼球向下運動。75%的患兒為單側起病,部分患兒尚合并該側眼球不能向上轉動。
眼瞼下垂是許多疾病的一些早期癥狀,如果任其病情發展的話,則不僅影響美觀,而且有些疾病在會使人致殘,甚至有死亡的危險。
1、糖尿病引起的眼瞼下垂
年逾花甲的老年人突然一側眼瞼下垂,發病前常感患側眼眶上區疼痛,有時看東西大多重影,瞳孔大多正常。
醫生給患者注射新斯的明也無明顯改善,而檢測血糖增高,這就是糖尿病引起的動眼神經麻痹的表現信號,確診后及時給予降糖、營養神經的藥物和活血中藥的治療,大多可在一個月左右時間治愈。
顱內動脈瘤引起眼瞼下垂。動脈瘤引起的眼瞼下垂也是一側性、突然的,其臨床表現為瞳孔散大。
若伴有劇烈頭痛、嘔吐、抽搐、昏迷等,很可能是動脈瘤破裂引起了蛛網膜下腔出血,應立即到大醫院神經科搶救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2、腦干病變引起眼瞼下垂
患者一側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另一側上下肢麻木、無力,這很可能是腦干病變所致。兒童常發于腦干腫瘤,老年人則多發于腦血管病。
醫院的核磁共振可確診,確診后可到神經外科找醫生治療,以免病情擴大造成殘疾,甚至危及生命。
3、重癥肌無力引起的眼瞼下垂
這種眼瞼下垂發展較緩慢,先是一只眼,后繼發另一只眼。臨床癥狀表現為,早晨輕,晚上重,一天之內有較明顯的波動性,醫生給患者注射新斯的明藥物30分鐘后若有明顯好轉,則可確診。
確診后應該積極采用免疫抑制療法,否則不僅可雙瞼下垂、眼球固定,還可發展成四肢無力、吞咽困難、甚至呼吸困難等嚴重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