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外斜視又被稱之為非恒定性外斜視,是常見斜視中的一種。那患上斜視的時候有什么癥狀呢?患上間歇性外斜視的時候又應該怎么治療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就來看一下吧。
間歇性外斜視的癥狀
對于很多人來說,間歇性外斜視是陌生的一種眼科疾病。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患上間歇性外斜視時候的癥狀有哪些。因此,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1、間歇性外斜視臨床表現為,患者視近閱讀困難,視物疲勞,頭痛等癥狀,初僅在看錠時發生,隨著病情進展,間歇性外斜視的次數與時間,均有所增加,后看近時亦可發生外斜,間歇性外斜視的顯斜期,常于疲倦、疾病、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時出現。
2、間歇性外斜視的癥狀常見的是畏光,在戶外日光下,常常閉合一眼,其原因不明,估計患者在戶外看遠處目標,無近處物體刺激以使兩眼集合,亮的日光閃爍了視網膜,干擾了融合,患者由外隱斜變為明顯,但是也不一定肯定這樣患者閉一眼是為了避免復視,有可能的是亮的光線影響了間歇性外斜患者融合性集合幅度,使一眼閉合。
3、雖然說,間歇性外斜視大多數都是兒童所患的一種疾病,但是成人也是患上間歇性外斜視的,而去成人患上間歇性外斜視的時候的癥狀與兒童是不同的哦。
多表現為,基本型外斜視,度數偏大,雙眼單視功能有缺陷,可單眼抑制、同側復視,幾乎無視網膜雙重對應關系,外斜視雖有時能被融合機制控制,但因伴有不同程度的視覺癥狀而不能持久控制,年齡越大,伴隨癥狀越明顯。
總之,如果出現以上間歇性外斜視的癥狀,一定要盡早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
間歇性外斜視的治療
如果患上間歇性外斜視的話,則應該怎么治療呢?治療間歇性外斜視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下。
1、睫狀肌麻痹屈光檢查
有明顯屈光不正,特別是散光和屈光參差的患者,為保證視網膜清晰像,應該全部矯正;外科伴有近視乾,應該全矯;外斜伴有遠視者,矯正遠視將減低調節性集合,使外斜增加,需要全矯還是部分矯正,要完全取決于遠視程度、患者年齡和AC/A比值,通常小于+2.00D嬰幼兒,可不予矯正,較大患者為避免屈光性疲勞,矯正遠視通常是必要的。年老人有外斜伴老視眼,調節減弱,如有遠視,需要矯正,可以給小度數以利于看近。
2、負球鏡
用負鏡矯正間歇性外斜視,可做為一暫時性措施,或放于雙焦點鏡上半部,以治療分開過強,或放于雙焦點鏡下半部,以治療集合不足,刺激其調節性集合,控制外斜,這種治療方法,不應提倡,患兒用這種方法治療,常引起視力疲勞。
3、三棱鏡及遮蓋療法
底向內三棱鏡可加強雙眼中心凹刺激,約有1/2~1/3偏斜可用三棱鏡刺激融合得到矯正,近有人提出在間歇性外斜視初期,遮蓋為一良好的非手術治療方法,用這種方法治療,大約40%患者其顯斜(看遠)可以變為隱斜。早期的間歇性外斜視,因為大部分時間為外隱斜,顯斜次數不多,偏斜度不大,不主張手術治療。
4、手術治療
對竭生外斜視手術適宜年齡目前還有爭論。有人主張手術愈早愈好,否則會變成恒定性外斜。有些專家認為由于多數間歇性外斜視看遠融合力良好,有雙眼視,2~3歲或10歲以后手術結果幾乎相同,可以觀察數年。
也有些專家主張對視力未成熟嬰幼兒,為避免手術過矯,主張延緩手術,用負球鏡加強融合,交替遮蓋預防抑制發生,若融合功能迅速惡化,或斜角穩定時要考慮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