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咯血呢?相信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其實咯血就是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那是什么原因引起咯血的呢?咯血應該怎么治療呢?咯血又應該怎么處理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想知道的朋友不妨就來看一下吧。
咯血,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那是什么原因引起咯血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1、支氣管疾病
常見的有支氣管擴張結核性或非結核性、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內膜結核、支氣管癌原發性肺癌等。較少見的有良性支氣管瘤、支氣管內結石、支氣管非特異性潰瘍等。
2、肺部疾病
常見的有肺結核、肺炎、肺膿腫等,較少見的有肺瘀血、肺梗塞、惡性腫瘤轉移、肺囊腫、肺真菌病、肺吸蟲病等。肺結核是常見的咯血原因之一。
3、心血管疾病
比較常見的一種則是二尖瓣狹窄所引起的咯血,而除了這個之后,還有先天性心臟病也是會引起咯血的。
4、其他
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急性傳染病如肺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結締組織病如結節性多動脈炎;子宮內膜異位癥等。
咯血的發病機制
1、血管通透性增加
由于肺部的感染,中毒或血管栓塞時,病原體及其他謝產物可對微血管產生直接損害,或通過血管活性物質的作用使微血管壁通秀性增加,紅細胞自擴張的微血管內皮細胞間隙進入肺泡而造小量咯血。
2、血管壁侵蝕,破裂
肺部慢性感染使血管壁彈性纖維受損,局部形成小動脈血管瘤,在劇烈咳嗽或動作時血管瘤破裂而大量出血,常造成窒息,突然死亡。此種血管瘤多見于空洞性肺結核。
3、肺血管內壓力增高
風濕性心臟疸同瓣狹窄,肺動脈高壓,高血墳心臟病等情況下,肺血管內壓力增高,可造成血液外滲或小血管破裂而引起咯血。
4、止、凝血功能障礙
常見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血液病,收于凝血因子缺陷或凝血過程障礙,以及血管收縮不良等因素,在全身性出血傾向的基 上也可能出現咯血。
發生咯血時應臥床休息,避免因活動增加肺運動加重出血,加強生活護理,保持口腔清潔,咯血后及時漱口,給予溫涼半流質飲食。并且保持鎮靜并穩定病人的情緒,避免精神緊張。
5、機械性損傷
外傷或肺結核鈣化灶,支氣管結石對血管的機械性損傷引起咯血。
咯血的治療與處理
出現咯血的時候應該怎么治療與處理呢?相信很多人對此都是不知道的。因此,下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下。
(一)一般療法
1、鎮靜、休息和對癥治療。
2、中量咯血者,應定時測量血壓、脈搏、呼吸。鼓勵患者輕微咳嗽,將血液咯出,以免滯留于呼吸道內。為防止患者用力大便,加重咯血,應保持大便通暢。
對大咯血伴有休克的患者,應注意保溫。對有高熱患者,胸部或頭部可置冰袋,有利降溫止血。須注意患者早期窒息跡象的發現,做好搶救室息的準備。大咯血窒息時,應立即體位引流,盡量倒出積血,或用吸引器將喉或氣管內的積血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