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種嚴重傳染病。艾滋病是一種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疾病,且艾滋病的潛伏期是長的。那么大家知道艾滋病該如何治療嗎,它的防御措施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艾滋病病毒(HIV)主要存在于人體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和傷口滲出液中,在唾液、淚液、汗液、尿液和糞便中含量極少,一般不會引起傳播。艾滋病病毒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攻擊人體的一種免疫細胞—CD4+T淋巴細胞。艾滋病病毒是一種很脆弱的病毒,它不能在人體外單獨生存,干燥、熱、日常使用的消毒劑、家用漂白粉都可將其殺滅,但艾滋病病毒對紫外線不敏感。
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藥物。現階段的治療目標是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載量;獲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維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HIV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療強調綜合治療,包括一般治療、抗病毒治療、恢復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療及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的治療。
1.抗病毒治療
已批準生產的有三大類共14種化學治療藥物。包括5種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NPT1)、3種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N-NRT1)及6種蛋白酶抑制劑(P1):齊多夫定(zidovudine,ZDV,AZT)、去羥肌苷、扎西他濱、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奈韋拉平、臺拉韋定、依非韋倫、英地那韋、里托那韋、沙奎那韋、fortovase、奈費那韋、amprenavir。
(1).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
此類藥物能選擇性與HlV逆轉錄酶結合,并摻入正在延長的DNA鏈中,使DNA鏈中止,從而抑制HIV的復制和轉錄。此類藥物包括齊多夫定,常用劑量500 mg/d;雙脫氧胞苷,0.75mg,kg/d;雙脫氧肌苷200~400mg/d;拉米夫定,150 mg/d和司他夫定,80 mg/d。
(2).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
其主要作用于HIV逆轉錄酶的某個位點,使其失去活性,從而抑制HIV復制。由于此類藥物不涉及細胞內的磷酸化過程,因而能迅速發揮抗病毒作用,但也易產生耐藥株。
(3).蛋白酶抑制劑
它能通過抑制蛋白酶即阻斷HIV復制和成熟過程中所必須的蛋白質合成,從而抑制HIV的復制。此類制劑包括沙奎那韋(~quinavir-),800 mg/d;英地那韋(indinavir),1600 mg/d;奈非那韋(nelfinavir·)。2250 mg/d和利托那韋(riton—avir),200 mg do
2.條件致病性感染治療
卡氏肺囊蟲病,可用復方新諾明(TMP/SMZ)每日20~100mg/kg,分4次服用;或羥乙基磺酸戊雙脒每日4mg/kg,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上述藥物可單用或聯合使用。
3.腫瘤治療
Kaposi肉瘤可試用α一干擾紊等免疫調節劑,同時采用放射治療、化學治療。
4.免疫調節劑
目前應用的免疫增強劑有白細胞介素-2、胸腺肽、香菇多糖等。亦有用胸腺移植、骨髓移植等治療。增強免疫治療常和抗病毒治療合用。
5.聯合治療
應用2種逆轉錄酶抑制劑和1種蛋白酶制劑的三聯療法可取得佳療效。
目前我國的醫療資源有限,只有部分藥物可以應用,特別是免費治療藥品選擇方案有限。抗病毒治療方案是復雜的,應在專家或有經驗的醫師指導下進行。治療方案不是絕對的,建議藥物配伍應包括兩種核苷類藥物的至少三聯藥物,或再加上一種蛋白酶抑制劑或融合抑制劑。兩種核苷類藥物不能單獨用于抗病毒治療,因其不能有救充分抑制HIV的復制并有可能產生耐藥。治療時機爭議較大,要總體評估病毒抑制和藥物副反應帶來的利弊與得失,總體趨勢更加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