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電療
低頻或中頻電刺激、神經營養藥,配合針灸/電針和推拿。
自我調治
肌萎縮患者除請醫生治療外,自我調治十分重要。
1.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
較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精神緊張、焦慮、煩躁、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促使肌萎縮發展。
2.合理調配飲食結構
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積極配合補氣健脾藥膳,如山藥、黃芪、白蓮、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
3.勞逸結合
忌強行性功能鍛煉,因為強行性功能鍛煉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
4.預防感冒、胃腸炎
肌萎縮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機能低下,或者存在著某種免疫缺陷,肌萎縮患者一旦感冒,病情加重,病程延長,肌萎無力、肌跳加重,特別是球麻痹患者易并發肺部感染,如不及時防治,預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胃腸炎可導致腸道菌種功能紊亂,尤其病毒性胃腸炎對脊髓前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使肌萎縮患病情反復或加重。肌萎縮患者維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復的基礎。
飲食
1、該病患者必然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維生素和容易消化的食物,通過合理、正確的營養搭配以及適當、有效的烹調的放,盡可能讓患者食欲上升,使肌肉萎縮患者在飲食中需要的營養和能量得到充分的滿足。
2、肌肉萎縮患者禁止服用一些對患病情況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比較高的食物,比如辣椒等,非常是急性期的病人和陰虛火旺型的病人禁止食用。
3、對于該病的食物基本不會取炸、烤、爆等烹調辦法來做,因為會對食物里面的有效成份產生破壞,或者使原有的性質變得不正常而失去了醫治作用,所以采取蒸、煮、燉等辦法是好的挑選。
飲食狀況與疾病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饑餓,長期營養不良,四肢肌肉失于水谷水氣的稟養,萎而無力,可成痿證,若恣食膏梁厚味、肥甘之品而不運化,則脾濕阻滯、筋脈弛縱而成痿證。因此,痿證的預防,必須做到合理飲食,謹和味,避免偏嗜,按時節量,以五谷為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五畜為益,嚴禁過食五味,尤其是食勿過咸。
結語:以上就是關于肌肉萎縮癥狀的介紹了。肌肉萎縮對患者自身以及家庭都是很大的負擔,同時提醒大家,在出現肌肉萎縮的癥狀后,必須趕緊治療,以免病情加重,為今后的治療增加難度,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