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遺傳嗎?癲癇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同樣也屬于遺傳疾病,因此癲癇病是會遺傳的。那癲癇病是怎么引起的呢?癲癇病又應該如何治療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簡單的解答一下。想知道的朋友不妨就來看一下吧。
癲癇病是怎么引起的
相信大家現在也是知道了癲癇病是會遺傳了,因此遺傳也是引起癲癇病的原因之一。那除了遺傳之外,還有哪些原因會引起癲癇病呢?
一、遺傳因素
經譜系、雙生子及腦電圖研究和流行病學調查等,充分證明原發性癲癇有遺傳性,有的是單基因遺傳,有的是多基因遺傳,但不一定都有臨床發作。專家認為外傷、感染、中毒后引發的癲癇可能也有遺傳因素參與。
二、年齡因素
年齡對癲癇的發病率、發作類型、病因和預后均有一定的影響。癲癇的初發年齡60%~80%在20歲以前。新生兒正常呈移動性部分性發作,6個月到5歲以熱性驚厥為多見。兒童良性中央-顳棘波灶癲癇多在4~10歲開始,青春期后自愈。成年期多為部分性發作或繼發性全身性發作。
病因方面,嬰兒期首次發作者多為腦器質性病變,特別是圍產前期疾病,其后至20歲以前開始發作者常為原發性癲癇,青年至成年則顱腦外傷是一重要原因,中年期后顱腦腫瘤為多,老年者以腦血管病占首位。
三、覺醒因素
有些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患者多在晨醒后及傍晚時發作,稱覺醒癲癇。有的則多在睡入后和覺醒前發作,稱睡眠癲癇。覺醒及睡眠時均有發作者稱不定期癲癇。后者多為癥狀性癲癇。
嬰兒痙攣經常會在晚上睡覺之前或者是睡醒了之后發作,而這種發作稱之為覺醒期發作。因此,嬰兒患上睡覺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和睡太高的床,以免患者發作而導致摔下床。
四、誘發因素
1.環境因素
發熱、過量飲水、過度換氣、飲酒、缺眠、過勞和饑餓等均可誘發癲癇發作。某些藥物如美解眠、丙咪嗪、戊四氮或突然撤除抗癇藥物,亦可導致癲癇發作。
2.感覺因素
某些患者對某些特定的感覺,如視、聽、嗅、味、前庭、軀體覺等較為敏感,當受刺激時可引起不同類型的癲癇發作,稱反射性癲癇。
3.精神因素
某些患者在強烈的情感活動、精神激動、受驚、計算、弈棋、玩牌等時可促發癲癇發作,稱精神反射性癲癇。
患上癲癇病應該如何治療呢?治療癲癇病的方法有哪些呢?相信這是每一位患者都想要知道的答案。既然這樣,那下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下吧。
1、藥物治療
癲癇藥物治療總的原則是:用藥早、劑量足、服藥準、時間長。一旦癲癇診斷確立后,應立即服藥,控制發作。劑量足夠控制癲癇不發作且不出現藥物毒性反應為準,必要時可進行血藥濃度檢查。根據不同的癲癇類型或綜合癥,確定藥物選擇。一般停止發作2年以上,方可停藥。
2、神經調控治療
這是一種新型的癲癇治療方法,該技術結合了磁干擾技術、腦電起搏技術、仿生生物反饋技術、以及內環境調控技術為一體的現代診療技術。通過調節腦異電狀態,改善腦部代謝條件、調節植物神經功能,改變人體內環境抑制腦部異常放電。它囊括了先進的神經調控治療技術,同時避免了藥物治療帶來的毒副作用和手術過程中的種種風險。
3、飲食治療
飲食癲癇治療主要指生酮飲食療法。這種癲癇的治療方法是通過選用含脂肪比例高,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低的飲食配方,使體內產生酮體,以模擬身體對饑餓的反應來治療癲癇等疾病。對于藥物難以控制的癲癇,可考慮試行生酮飲食治療,家屬必須嚴格在有條件的癲癇病專業醫院,并嚴格執行飲食方案進行癲癇治療。因為其本身需要一定的技術監測、也有一定風險,病人和家屬請勿擅自實施。
4、手術治療
手術癲癇治療目的,是安全去除引起癲癇發作的腦組織,即致癇區(發作起始區),只有切除致癇區后才能達到術后無發作。手術成功的前提是術前致癇區的確定,這需要一個很專業的評估小組和神經外科小組來共同合作完成。同時手術癲癇治療的風險大,一般情況下不建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