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是所有人都聽之色變的疾病,脊柱是人的身體支柱,有負重、保護等多種功能,不能有閃失。那么脊柱骨折到底是病癥,脊柱骨折的危害有哪些,發(fā)生脊柱骨折后應該如何處理,脊柱骨折要怎樣治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醫(yī)學上所說的脊柱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脊梁骨,它是由32個椎骨、23個椎間盤和許多長短不同的韌帶組成。脊柱的各椎骨的椎孔連接在一起,形成椎管,內有脊髓,嚴重的脊柱骨折可殃及脊髓,造成不同程度的截癱。
即使骨折當時未傷及脊髓,但若現場處理不當或搬運傷員時體位不合適,也可發(fā)生繼發(fā)性脊髓損傷,導致或加重截癱,給傷員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所以,懷疑有脊柱骨折時,在現場進行正確的處理及轉運就顯得尤為重要。
病因
脊柱骨折除少數為槍傷、炸傷、撞傷等直接暴力因素外,絕大多數脊柱骨折均系間接外力所致。例如患者從高處墜下,足或臀部先著地,脊柱猛烈前屈,造成脊柱屈曲型骨折;如為仰面跌下,背部或腰部受阻,使脊柱過度后伸,則可造成過伸型脊柱骨折。
臨床表現
暴力作用到脊柱,傷后自訴脊柱有局限性疼痛和運動障礙。受傷之后有明顯的脊柱的某一部位腫脹、壓痛和畸形或合并有下肢截癱。
診斷
凡是作用到脊柱的暴力,不管是直接暴力還是間接,傷后自訴脊柱有局限性疼痛和運動障礙的患者,均可能發(fā)生脊柱骨折。
如患者傷后有明顯的脊柱某一部位腫脹、壓痛和畸形或合并有下肢截癱,則幾乎可以肯定有脊柱骨折或脫位。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復合傷其他部位的癥狀較明顯時,往往掩蓋脊柱的損傷情況,這時要特別注意對脊柱情況進行細致的檢查,但不要為了檢查隨意翻動患者,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急救及搬運
1.脊柱損傷的現場急救處理
脊柱骨折后,不能輕易移動患者,應依照傷員傷后的姿勢進行就地固定。俯臥位時,以“工”字方式將豎板緊貼脊柱,將兩橫板壓住豎板分別橫放于兩肩上和腰骶部,固定前在脊柱的突凹部墊上紗布、棉花等軟物品,然后,先固定兩肩并將三角巾或布帶的布帶打結于胸前,再固定腰骶部。如傷員為仰臥位,不需搬動時,可簡單地在腰下、膝下、足踝下及身旁放置軟墊固定身體位置。
2.搬運
如事故現場仍有危險必須移動、搬運傷員到安全地帶時,應小心地避免脊柱的彎曲和扭轉,絕對禁止一人抬肩一人抬腿的錯誤抱法。頸椎骨折患者,要固定好頭頸部,有條件時給患者戴上頸套或由專人扶持頭部或用鋼絲頭盔固定。對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傷員,在搬運過程中,應始終保持脊柱處于正中位,至少要有三個人同時搬運傷員,搬運時三人都蹲在傷員一側,一人托住肩胛部,一人負責腰臀部,一人扶住伸直的雙下肢,協調一致的將患者移動致平板上,取仰臥位,周圍用軟布料墊好。然后,迅速轉運至有條件的醫(yī)院,進一步檢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