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檢測
取病變組織或細胞,提取病毒DNA,與標記的HSV DNA探針進行雜交或應用PCR檢測HSV-1或HSV-2的gB糖蛋白基因來判斷是否是HSV的感染。這種方法已用于疑為HSV腦炎患者的診斷。
致病性
此病主要通過直接密切接觸和夫妻生活接觸傳播。HSV經口腔、呼吸道、生殖道粘膜和破損皮膚等多種途徑侵入機體。人感染非常普遍,感染率達80~90%,常見的臨床表現是粘膜或皮膚局部集聚的皰疹,偶爾也可發生嚴重的全身性疾病,累及內臟。
(一)原發感染
6個月以內嬰兒多從母體通過胎盤獲得抗體,初次感染約90%無臨床癥狀,多為隱性感染。HSV—1原發感染常發生于1~15歲,常見的有齦口炎,系在口頰粘膜和齒齦處發生成群皰疹,破裂后,多蓋一層壞死組織。此外可引起唇皰疹、濕疹樣皰疹、皰疹性角膜炎、皰疹性腦炎等。生殖器皰疹多見于14歲以后由HSV—2引起,比較嚴重,局部劇痛,伴有發熱全身不適及淋巴結炎。
(二)潛伏感染和復發
HSV原發感染產生免疫力后,將部分病毒清除,部分病毒可沿神經髓鞘到達三叉神經節(HSV—1)和脊神經節(HSV—2)細胞中或周圍星形神經膠質細胞內,以潛伏狀態持續存在,與機體處于相對平衡,不引起臨床癥狀。當機體發熱、受寒、日曬、月經、情緒緊張,使用垂體或腎上腺皮質激素,遭受某些細菌病毒感染等,潛伏的病毒激活增殖,沿神經纖維索下行至感覺神經末梢,至附近表皮細胞 內繼續增殖,引起復發性局部皰疹。其特點是每次復發病變往往發生于同一部位。常見在唇鼻間皮膚與粘膜交界處出現成群的小皰疹。皰疹性角膜炎、皰疹性宮頸炎等亦可反復發作。
(三)先天性感染
HSV通過胎盤感染,影響 胚胎細胞有絲分裂,易發生流產、造成胎兒畸形、智力低下等先天性疾病。約40~60%的新生兒在通過HSV—2感染的產道時可被感染,出現高熱、呼吸困難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其中60~70%受染新生兒可因此而死亡,幸存者中后遺癥可達95%。
(四)致癌關系
一些調查研究表明HSV—1和HSV—2可能分別與唇癌、外陰癌及子宮頸癌有關,特別HSV—1作為宮頸癌的病因,曾受到人們重視,但近年研究表明人乳頭瘤病毒與該癌有直接關系,因此宮頸癌成因也許是復雜的。
結語:通過以上介紹,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皰疹病毒,了解到了皰疹病毒的感染途徑。我們要注意觀察,一旦發現這種癥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醫,避免病情惡化。而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保證身體健康的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