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太沖穴,位于腳部大拇指和二拇指中間,向上約一指寬度的凹陷處,位置也很好找,經常按摩此處具有調理肝氣的作用。
合谷穴則是另外一個穴位,位于手背虎口部位,第二掌骨中點,向食指骨側按壓酸脹處,此處穴位的作用便是舒壓和鎮靜神經的。
還有一處穴位是百會穴,此穴位位于頭頂的正中央偏后處,是所有陽經的交會之處,經常按摩可促進氣血循環,維持頭發所需營養的供給正常,也能減輕頭脹、貧血和疲勞等癥狀。
風池穴也是非常重要的穴位,位于頭部后方枕骨下方,靠近發際線上方的凹陷處,左右各一。此處穴位的效果便是可疏通經絡,促進行血,平衡陰陽氣血。
中醫的穴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深入人心的預防方式。不過,還遠遠不夠,雖然普遍認為,“西醫治標、中醫治本”,沒人有想再去為此事發愁,所以我們好的方式就是標本兼治,雙管齊下,讓你后顧之憂。
那么有什么樣的輔助方式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呢?上文已經說到,食療是非常受到歡迎的一種,可以說與中醫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不相上下。而有白頭發的原因是腎臟出了些問題,所以食療要圍繞如何補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補腎只認黑色
黑色的食物歷來都是補腎的“寶貝”,像黑豆、黑芝麻等食材都是不錯的選擇。那么為什么這么說呢?
這是因為,中醫中有這樣一種說法“五色食物補五臟”:紅色入心,青色入肝,黃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腎,所以才會有多吃黑色食物補腎這樣的說法,不過也不能完全片面的理解為吃黑色食物對腎有幫助。
在這寒冷的冬季,中醫也指出:溫熱是補、寒涼是瀉,所以黑色的溫熱食物補腎效果佳,冬季應該多吃含熱量很高的食物,亦或是吃動物的腎臟,起到以形補形的作用。
結語:頭發白了是每個人都很頭疼的事情,不過并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中醫的穴位按摩相信可以在短時間內幫助你重獲白發,而且白發的根源在于補腎,多吃黑色的食物也是可以幫助到你的。希望本文的介紹可以幫你預防白發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