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鼻嗅療法
1、細辛、胡椒或川椒各10克,干姜6克。上藥全部浸于15—30毫升白酒中4小時,加入水適量置于鍋內煎。煎沸時用一喇叭形紙筒,一端罩在藥鍋上,另一端對準患者鼻孔,讓患者吸入藥氣。每次10分鐘,每日2次。
2、鵝不食草適量,牙皂3克,細辛3克,青黛1.5克。將上藥共研細末,讓患者吸入藥末,不拘時嗅,連嗅數日。
3、大棗1枚,紅礬0.9克。將紅礬研末,放入大棗內,用鑷子夾棗,放木火或蠟燭火上烤,待烤出味,即用鼻孔吸。反復烤,反復吸,直至大棗烤焦,不出藥味為止。左側痛用左鼻孔吸,右側痛用右鼻孔吸,吸幾天后可能有口鼻發干的感覺,如不愈則停藥。
4、蓽茇30克,木鱉子30克,藿香18克,冰片6克。蓽茇、藿香漂洗烘干80℃,木鱉子去殼存仁,四藥混合精研約1小時,過180目篩,貯瓶備用。將火柴頭大小體積的藥面約0。5克置于紙折中,痛側鼻孔對準藥面,將藥粉吸入。首次應在痛時吸入,隔10分鐘后再吸,以后每隔3—4小時1次,每日4 次。
三、針灸治療
1、普通針刺療法
針灸治療在臨床上應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
主穴
風池、翳風、下關、手三里、合谷。
配穴
第1支疼痛者加太陽,陽白,撈竹,頭維。第2、3支疼痛者加太陽、四白、下關、聽 會、地倉、承漿、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針,也可用電刺激治療機作電針治療。
2、針刺三叉神經周圍支
針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齒槽孔及頦孔,直接針刺三叉神經周圍支,待出現同側分支的分布區疼痛及麻脹反應,而獲迅速的鎮痛效果。所持針刺手法,系提插捻轉強刺激,不論陰陽補瀉,對初針患者采用臥位,手法宜輕,以免引起暈針,或產生懼怕情緒。
四、熏藥療法
1、透骨草30克,細辛、川芎、白芷各15克,白僵蠶1歲1個。將藥置沙鍋內,煎沸數分鐘后,取一厚紙,中間掏一小孔約手指大,覆蓋鍋上。熏其痛側耳孔及疼痛部位10—20分鐘,每日2—3次,每劑藥可用2—3天,熏后避風1天。
2、川烏頭、草烏頭各12克,川椒、生半夏、生麻黃、生南星各15克,姜黃30克,共研細末,浸泡于少量酒精中,2天后取出涂患處,疼痛發作時隨時涂擦,緩解后每日3次。
1、以流食為主,每日五至六餐,應配置高蛋白高糖液體食品,如牛奶沖藕粉,牛奶沖蛋花,等厚流質,使患者有包足感。
2、補充鈣及維生素B族元素,對面神經疾病都有幫助。鈣不僅能對骨骼和智力有益,還能促進肌肉及神經功能正常,由于面神經疾病患者主要是面神經傳導障礙而導致肌肉萎縮,所以補鈣很重要,排骨、深綠色蔬菜、蛋黃、海帶、芝麻、水果、胡蘿卜、西瓜、奶制品等都富含鈣質。維生素B族元素對面神經疾病也有幫助,如B1、B2、B12等。維生素B族富含于下列食品中:香菜、番茄、冬瓜、黃瓜、木瓜、蘋果、菠蘿、梨、桃、西瓜、杏、柿子、葡萄。維生素B,能夠幫助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所以應該適當進補。
3、飲食要營養豐富,平時應多吃些含維生素豐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及豆制類,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為宜。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于耳朵后面神經痛應該怎么辦的一些方法以及耳朵后面三叉神經痛應該怎么治療的一些偏方。相信大家看完以上內容之后對此也是有所了解了。因此,不過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我們耳朵后面痛的話,我們都應該及時進行治療,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