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候
右腸窩部,即右下腹之近大腿凹處頓發劇痛,遂波及于腹部,嘔吐,便秘或體溫增高,惡寒,腹部膨脹,甚則熱度不退,腹部炎腫,致發腹膜炎而死。此癥有慢性者,時常右少腹部疼痛,時發時止,亦愈發愈劇。
但至不能挽回之時,亦發腹膜炎而致命。其急性者,則右少腹部忽發劇烈之疼痛,遲延三,五日,即有化膿之傾向,熱愈高因而全腹腫痛,卒致不可救藥,發生腸穿孔,誘起腹膜炎,而喪其生命,女子患此癥者更多,且系危癥。
中醫缺乏此癥之正確認識,往往遲誤病機,致人死命,故將表而出之。
治法
以用西醫外科手術割治為唯一根本治法,然此法宜及早施行,且須身體強壯,手術完備者,方保無虞。否則因割治而反喪其生命者,亦數見不鮮,近余友王悅之(美專校長)君,即因割治盲腸炎身故。
故適用外科手術,亦必須加以慎審。余長子漢真患盲腸炎,系在濟南醫院割治而愈。中藥內服藥,歷試多無效,不必諱言,西醫之麻醉內服及注射藥,與外用消炎藥膏,比較有效,然非根治療法。
乃近忽得一中藥外治之法,試之屢驗,若此法果能特效,則嗣后患此癥者得免割治之險而治愈,亦一快事也。方用鮮槐樹皮一方約寸許,先將外層老皮刮去,留其中層,再用真正麝香一分,置病人臍內,而后上覆槐皮,再以艾球即針灸之艾團,如指頂大即可一個。
置槐皮上燃之,約灸四、五壯即四、五次,若灸時太痛,可將槐皮略略抬起少許,令其距離肉皮稍有一線之縫,不可距離太遠稍緩,仍可將槐皮放下,令其覆蓋臍上,灸畢,臍內起一泡,內含汁水,刺破之,用消毒棉花拭凈,其盲腸炎癥則立消,漸漸止痛、消腫,此方縱身熱腹痛,病在垂危,亦能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