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病是指發生在女性生殖系統的功能性疾病。婦科疾病的總類有很多,形成的原因也是各種各樣,那么大家知道常見婦科疾病有哪些嗎?婦科疾病有哪些癥狀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婦科疾病的預防吧。
婦科疾病很多很多,不同的婦科疾病都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婦科炎癥
炎癥為婦科的常見病,有急性與慢性之分。下生殖道感染以慢性子宮頸炎、陰道炎為多,外陰炎次之。上生殖道感染中急性者則以急性輸卵管炎、急性盆腔炎常見,輸卵管積膿、卵巢膿腫、盆腔膿腫、盆腔腹膜炎已較少見。慢性者則以慢性盆腔炎、慢性輸卵管卵巢炎為多見,輸卵管積水、輸卵管卵巢囊腫已不多見。盆腔結核如輸卵管結核、子宮內膜結核在不孕癥常規檢查中屢有發現。淋病、梅毒等屬性傳播疾病仍未絕跡。尖銳濕疣也不罕見,衣原體感染、巨細胞病毒感染等亦有報道。
婦科內分泌失調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閉經、圍絕經期綜合征等較多見,其他如經前緊張癥等。
婦科腫瘤
婦科腫瘤可能發生在女性生殖器官的任何部位??煞譃榱夹暮蛺盒?,良性的多以子宮瘤居多,惡性的大多是子宮頸癌,其次為卵巢惡性腫瘤,子官內膜癌、外陰癌。來源于胚胎滋養層細胞的惡性腫瘤,如侵獨性葡萄胎,絨毛膜癌是與妊娠有關的腫瘤,發病率亦較高。子宮肉瘤、輸卵管癌罕見。
子宮內膜異位癥
婦科的特殊疾病,具有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在正常子宮內膜以外的部位生長,因其周期性出血不能排出而形成局部病變。異位內膜出現在子宮肌壁的又稱為子宮腺肌癥,其病因與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同,1960年代以來其發病率日益上升,過去的罕見病已成為當今婦科的常見病。
損傷由難產、手術或外傷造成。如尿瘺、糞瘺、外陰血腫、子宮穿孔、子宮腔粘連綜合征(又稱阿舍曼氏綜合征)等。
女性生殖器位置異常先天性或后天性盆底組織松弛等原因所致,如子宮移位、子宮脫垂、膀胱膨出、直腸膨出、子宮翻出等。
子宮內膜異位癥有的是先天發育異常形成的,如先天性無陰道、雙陰道等。性分化異常如真兩性畸形,假兩性畸形。
不孕癥夫婦同居1年未孕者。需雙方檢查尋找原因。
性功能障礙如無性欲、陰道痙攣等。許多是心因性。
外陰的皮膚粘膜病 外陰接近尿道、陰道、肛門,易被尿、糞和陰道分泌物所浸漬,如不注意局部清潔易患皮膚粘膜病。外陰瘙癢是各種不同原因引起的一種常見的癥狀。外陰白色病變或稱慢性外陰營養不良,是一組外陰皮膚、粘膜營養障礙而致的組織變性及色素減退的疾病。
乳房疾病如發育異常、急性乳腺炎(多見于產褥期)、纖維囊性乳房病(中年婦女多見)、乳腺纖維腺瘤(青年婦女常見的良性腫瘤)、乳腺癌(重要的乳腺惡性腫瘤)。
婦科疾病的共同表現異常的陰道出血和白帶多為婦科疾病的常見癥狀。由于女性生殖器位于盆腔,故婦科病常有腹痛或盆腔腫塊等表現,須與其他疾病相鑒別,外陰瘙癢也是常見癥狀之一。
陰道出血陰道出血可來自陰道、宮頸及子宮,絕大多數來自子宮,后者又稱子宮出血。青春期前、絕經期后發生陰道出血或生育年齡婦女的非正常經期出血均屬異常。陰道出血為一重要癥狀,量多可因失血發生休克危及生命,量少淋漓不斷易被忽略而延誤病情。由于病因不同臨床表現各有特點。
白帶異常表現為白帶量、性狀、顏色及氣味的改變。生殖道有炎癥、腫瘤或異物繼發感染時,白帶增多且有顏色及性狀的改變。
腹痛婦科疾病引起的腹痛,特點是疼痛部位與病灶一致,疼痛開始于下腹,可隨病情的發展而有變化,若炎癥擴散引起全腹膜炎,或內出血量多血液流入腹腔刺激腹膜,即轉為全腹痛。須注意腹痛的發病為突然的或不知不覺的;起病的部位;疼痛的性質為陣發性、持續性、扭痛或隱痛;末次月經日期,有無停經;有無其他不適如發熱、昏厥、陰道出血、嘔吐、肛門墜痛等;過去腹內有無腫塊或類似發作。下腹正中疼痛多由于子宮痙攣性收縮引起,為陣發性,常伴肛門墜痛,見于痛經,先兆流產,子宮積血(處女膜閉鎖、宮腔粘連)。單側下腹痛多為該側附件病變,如卵巢囊腫扭轉、附件炎、輸卵管妊娠等所引起。盆腔炎以下腹雙側痛多見。此外,下腹痛亦可來自生殖器官以外疾病,如闌尾炎、尿路結石等。
盆腔腫塊女性生殖器官位于盆腔,來自子宮、輸卵管及卵巢的腫塊開始位于盆腔,體積較小時只有作婦科檢查方能發現,當腫塊增大超出盆腔時,從腹部即可觸及。對盆腔腫塊應注意其部位、大小、硬度、活動度、有無壓痛,增長速度,有無其他不適如腹痛、發熱、惡心、嘔吐、大小便異常、月經異常等。青春期的盆腔腫塊以卵巢腫瘤多見,結核性包裹積液也不罕見,偶見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所引起的陰道、子宮積血形成的包塊。在生育年齡婦女首先要排除與妊娠有關的腫塊,如宮內妊娠、陳舊性宮外孕、葡萄胎等,其次為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性腫塊。在更年期及老年婦女首先考慮腫瘤并警惕惡性腫瘤的可能。此外亦可來自其他臟器如闌尾、腸道、膀胱、腹膜后腫瘤及盆位腎等。
外陰瘙癢多為陣發性,夜間加重,部位多在陰蒂和小陰唇附近,亦可見于大陰唇、會陰或肛門附近,見于糖尿病、黃疸、維生素B2缺乏癥等全身疾病,或為局部的刺激性因素所引起,如滴蟲性或霉菌性陰道炎(分泌物刺激)、生殖道瘺(尿、糞刺激)、皮膚病(如濕疹)、外陰白色病變,局部皮膚過敏(對藥物或塑料制品)、衛生不良等。
婦科病診斷
診斷婦科疾病基本的依據是病史與婦科檢查。在此基礎上作有關化驗及必要的特殊檢查,綜合所得結果全面分析。
婦科病檢查
通過陰道檢查了解內生殖器及盆腔情況。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將陰道窺器輕輕放入陰道,觀察陰道及宮頸有無異常。雙合診即陰道腹部聯合檢查,將一手的中指及食指伸入陰道,與放在下腹部的另一手相互配合,檢查了解子宮、雙側附件及盆腔內有無異常。三合診為陰道直腸腹部聯合檢查,將一手的食指放入陰道,中指進入直腸內,配合放在腹部的另一手檢查,較雙合診能更清楚地查到子宮后方、子宮直腸陷凹、陰道直腸隔、兩側宮旁組織及盆腔腹膜后及直腸情況。對幼女及未婚婦女作肛查,若需作陰道檢查須征得家屬及其本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