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醫藥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癥一般證情較復雜,其病機多由氣滯血瘀,寒凝痰阻、肝腎虧損、氣血運行不暢所致。中醫婦科專家李積敏博士認為本病多為本虛標實之證,在本者為腎虛,在標者為氣滯血瘀,常用慎言祛瘀方(經驗方)治之。
慎言祛瘀湯
丹參15g,赤芍12g,川芎10g,三棱12g,莪術12g,柞木枝10g,石見穿10g,益母草15g,雞血藤15g,仙茅12g,熟地12g,枸杞12g,生蒲黃10g,紫石英10g。
制劑用法
加水泡至藥面上,大火煎開,再小火煎10分鐘即可,每日1劑,2次分服,3個月為1療程。
適應病證
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伴見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不孕,內膜異位囊腫。
方中丹參、赤芍、川芎、三棱、莪術等行氣活血破瘀;石見穿、柞木枝化痰散結、化瘀消腫;仙茅、仙靈脾、熟地、枸杞子等補腎益精;益母草、雞血藤養血活血調經。
諸藥互相配合,補瀉兼施,相輔相成,使氣血行暢,瘀滯得消,經調而愈。臨床使用本方應注意,氣虛者加黨參、黃芪、升麻;陰虛者加女貞子、地骨皮、地榆;盆腔腫塊瘀血者加皂角刺、蕊石、鱉甲;腹痛甚者加川楝子、乳香、沒藥、三七粉(吞)。
臨床表現
1.痛經
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典型的癥狀。可以發生在月經前、月經時及月經后。嚴重階段疼痛難忍,止痛劑加量甚至無效。疼痛由于子宮內膜異位癥內部出血刺激局部組織炎性反應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分泌前列腺素增加,導致子宮肌肉攣縮,痛經勢必更為顯著。月經過后,出血停止,疼痛緩解。
2.月經異常
可以表現為月經過多或者周期紊亂。造成月經異常多數與子宮內膜異位癥影響卵巢功能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可以發生卵巢功能失調,如排卵異常等。
3.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常伴有不孕。原因:子宮內膜異位癥常可引起輸卵管周圍粘連影響卵母細胞撿拾;或因卵巢病變影響排卵。
4.愛愛疼痛
子宮直腸窩、陰道直腸隔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可以引起愛愛痛(深部觸痛),經期排便次數增加、疼痛(里急后重)。
5.其他
膀胱刺激征:子宮內膜異位至膀胱者,出現有周期性尿頻、尿痛、血尿。腹壁瘢痕及臍部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則出現周期性局部腫塊及疼痛。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一些癥狀以及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讀音子宮內膜異位癥也是有所了解了。因此,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時候,要及時進行治療哦,這樣的話,病情才不會加重或者是惡化,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