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藥物
發作時及非發作期間曾用過的有效或無效藥物。
(4)全面體檢
明確心臟結構和功能狀態。
(5)運動負荷試驗
若在運動中δ波突然消失者,提示今后發生心室顫動及猝死的機會較少。如果運動中δ波持續存在者,應行心內電生理檢查。
另外,對于有預激綜合征但無癥狀及心動過速史者,若從事較危險的職業如飛行員、運動員等,也應行心內電生理檢查。如果發作次數較少,發作時心率在100~200次/分,但癥狀不多且短期內自行緩解者,也可暫時不給予藥物治療和心內電生理檢查,但需密切隨訪。
2.發作間歇期的治療
對于預激綜合征合并心動過速者,如發作次數少、持續時間短、癥狀不明顯且能自行轉復的間歇期患者,可以不必治療,但應避免過勞及其他誘發因素。
如有房性期前收縮和室性期前收縮出現時,應服用普羅帕酮(心律平)、美西律(慢心律)等予以糾正,可減少心動過速的發作次數。
對于預激綜合征合并心動過速者,如發作次數頻繁的間歇期患者,應長期服用上述治療有效的藥物維持量預防復發,也可通過心臟電生理檢查誘發心律失常的方法來篩選有效的預防藥物。
此外,對發作頻繁的患者,可在間歇期采用根治的方法。目前大多采用射頻消融術,成功率可達95%以上。
3.同步直流心臟電復律
電復律(功率100~200J)對終止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和預激綜合征合并心房顫動都有效,當后者由于預激使心電圖中QRS波群寬大畸形,因而與室性心動過速難以鑒別,以致選用藥物發生困難時,以及由快速心律失常導致血流動力學明顯障礙時尤為適用。電復律后仍需用藥物來維持。
4.外科治療
在導管射頻消融術未開展前,對預激綜合征采取外科治療,而且通過切斷或用無水酒精注射或局部冷凍旁路,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治愈率為80%。
但是由于外科手術法創傷大,難以廣泛應用,已被導管射頻消融術所取代。外科治療僅用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例如伴有預激綜合征的先天性心臟病或后天性心臟病需要手術者,此時可考慮同時行外科手術法治療預激綜合征。
5.導管射頻消融治療
自1987年以來,經導管射頻消融(RFCA)治療預激綜合征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已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6.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
當藥物治療無效或導管射頻消融失敗時,可考慮應用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心臟預激綜合癥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對于心臟預激綜合癥的治療也是知道怎么辦了吧,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心臟,不要讓心臟受到外在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