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妊娠期
(1)決定能否繼續妊娠
凡不宜妊娠的心臟病孕婦,應在妊娠12周前行治療性人工流產。
妊娠超過12周時,終止妊娠需行比較復雜的手術,其危險性不亞于繼續妊娠和分娩。因此應密切監護,積極防治心力衰竭,使之度過妊娠與分娩期。對頑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為減輕心臟負荷,應與內科醫師配合,在嚴密監護下行剖宮取胎術。
(2)定期產前檢查
能及早發現心衰的早期征象。在妊娠20周前,應每2周行產前檢查1次。在妊娠20周后,尤其是32周后,發生心力衰竭的幾率增加,產前檢查應每周1次。發現早期心力衰竭征象,應立即住院。孕期經過順利者,亦應在36~38周提前住院待產。
(3)防治心力衰竭
1)休息
保證充分休息,每日至少10小時睡眠,避免過勞及情緒激動。
2)飲食
要限制過度加強營養而導致體重過度增長。以體重每月增長不超過0.5kg,整個妊娠期不超過12kg為宜。保證合理的高蛋白、高維生素和鐵劑的補充,20周后預防性應用鐵劑防止貧血。適當限制食鹽量,一般每日食鹽量不超過4~5g。
3)預防和治療引起心力衰竭的誘因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糾正貧血,治療心律失常:孕婦心律失常發生率較高,對頻繁的室性期前收縮或快速室性心律,必須用藥物治療。防治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和其他合并癥與并發征。
4)動態觀察心臟功能
定期進行B型超聲心動圖檢查,測定心臟射血分數、每分心排出量、心臟排出指數及室壁運動狀態,判斷隨妊娠進展的心功能變化。
5)心力衰竭的治療
與未妊娠者基本相同:但應用強心藥時應注意,孕婦血液稀釋、血容量增加及腎小球濾過率增強,同樣劑量藥物在孕婦血中濃度相對偏低。同時孕婦對洋地黃類藥物耐受性較差,需注意其毒性反應,不主張預防性用洋地黃,早期心力衰竭者,可給予作用和排泄較快的制劑,以防止藥物在體內蓄積,在產褥期隨著組織內水分一同進入循環引起毒性反應。如地高辛每日二次口服,2~3日后可根據臨床效果改為每日1次,不主張用飽和量,以備隨著孕周增加、心力衰竭加重時搶救用藥,病情好轉即停藥。妊娠晚期發生心力衰竭,原則是待心力衰竭控制后再行產科處理,放寬剖宮產手術指征。若為嚴重心力衰竭,經內科各種治療措施均未能奏效,繼續發展必將導致母、兒的死亡時,也可一邊控制心力衰竭一邊緊急剖宮產,取出胎兒,減輕心臟負擔,以挽救孕婦生命。
3.分娩期
妊娠晚期,應提前選擇好適宜的分娩方式。
4.產褥期
產后3日內,尤其產后24小時內仍是發生心力衰竭的危險時期,產婦須充分休息并密切監護產后出血、感染和血栓栓塞等嚴重的并發征,極易誘發心力衰竭,應重點預防。心功能Ⅲ級及以下者,不宜哺乳,不宜再妊娠者,可在產后1周行絕育術。
5.心臟手術指征
妊娠期血流動力學改變使心臟儲備能力下降,影響心臟手術后的恢復,加之術中用藥及體外循環對胎兒的影響,一般不主張在妊娠期手術,盡可能在幼年、妊娠前或延至分娩后再行心臟手術。若妊娠早期出現循環障礙癥狀,心臟瓣膜病孕婦不愿做人工流產,內科治療效果不佳,可在妊娠期行瓣膜置換術和瓣膜切開術。人工瓣膜置換術后需長期應用抗凝劑,在妊娠早期好選用肝素而不用華法林,華法林能通過胎盤并進入母乳,有引起胎兒畸形及胎兒、新生兒出血的危險。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于妊娠合并心臟病的一些護理方法以及妊娠合并心臟病的一些處理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于妊娠合并心臟病也是有了一定了解了。因此,當孕婦患者妊娠合并心臟病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進行處理與護理哦,這樣才能防止病情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