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對于不少的抑郁癥患者來說,他們自己也是無法具體的說清抑郁癥的具體癥狀的,那么抑郁癥是什么癥狀呢,抑郁癥的表現有哪些呢,抑郁癥的自我治療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1.核心癥狀
抑郁癥的核心癥狀主要就是抑郁癥患者有情緒低落的情況,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以及樂趣全部喪失了。
(1)情緒低落
常常表現為心情不好,高興不起來;感到自己無用、無助或絕望,認為生活毫無價值;或感到自己的疾病無法好轉,對治療和康復失去信心;對前途感到絕望,認為自己給別人帶來的只有麻煩,連累了家人,甚至厭世、不愿活下去,產生自殺觀念。
危險的病理意向是自殺企圖和行為,一旦有自殺決心,常比青年病人更堅決,行為更隱蔽,成功率更高。老年期抑郁常伴有焦慮,表現為捶胸頓足、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或徘徊于斗室之中。
(2)興趣缺乏
抑郁癥患者會對之前有的愛好也會失去興趣,比如看書,聽音樂等,而且還會有缺乏興趣愛好的情況,不喜歡與人交流。
(3)樂趣喪失或快感缺失,無法從家庭、工作或生活中體驗到樂趣
上述3個核心癥狀相互聯系、互為因果,可以在一個患者身上同時出現,也可以只表現其中的1種或2種癥狀。有些患者雖然可以單獨參加一些活動,或在家人、朋友的勸說下勉強參加一些活動,但卻無法從中獲得任何樂趣,從事這些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消磨時間。
亦有些患者不承認自己情緒不好,但對周圍的事物不感興趣或喪失樂趣。
2.心理癥狀主要包括焦慮、自罪自責、妄想或幻覺等7個方面
(1)焦慮
往往與抑郁同時存在,有時常成為抑郁的主要表現之一。患者在焦慮時常可伴發軀體癥狀,如心悸、胸悶、汗多、尿頻等,甚至這些軀體癥狀可成為患者的主訴。
(2)自罪自責
抑郁癥患者常常會有沒有緣由的自責的情況,覺得自己的疾病給家人帶來了負擔,對不起自己的親人,會有妄自菲薄的情況出現。
(3)妄想或幻覺
一種是所謂與心境相和諧的妄想,即妄想的內容與卻郁狀態相稱,如腦血管病無法恢復妄想、罪惡妄想、災難妄想、無價值妄想或常聽到一些遣責自己、嘲弄自己的聽幻覺等。另一種稱為與心境不和諧的妄想,即妄想的內容與抑郁狀態不相稱,如被害妄想、被折磨妄想、無任何情感成分的幻聽等。但所有這類妄想均不具備精神分裂癥妄想的特征,如荒謬性、怪誕性、原發性等。
(4)認知癥狀
抑郁所伴發的認知癥狀往往是可逆性的,如記憶力的下降、注意力的分散等,這些癥狀常隨著治療的好轉而緩解。有些患者可出現認知扭曲,如把周圍的一切都看成是灰色的,對任何事物都做出悲觀失望的解釋等。
(5)自殺觀念和行為
患者常常會出現自殺觀念,輕者覺得活著沒意思,經常想到與死有關的事情;重者會主動尋找自殺的方法并付諸實踐,甚至有患者在殺死數人后再自殺,從而釀成極為嚴重的后果。因此,對這類患者要高度警惕,積極給予干預治療,同時應請精神科專業醫生會診,必要時要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療。
(6)自知力
抑郁患者的自知力受其意識障礙的程度影響很大,意識障礙嚴重的患者自知力亦完全喪失;相當部分意識完全清楚的患者自知力完整,會主動求醫并配合治療。
(7)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精神運動性遲滯的患者常表現為思維緩慢、大腦反應遲鈍、記憶力和注意力下降;行動遲緩、做事慢,重者可達到木僵的程度。精神運動性激越的患者則表現為思維跳躍混亂,大腦處于緊張狀態,但其思維毫無條理、毫無目的;行動上也表現為緊張不安、煩躁激越,甚至動作失控。思維內容貧乏、遲緩,似乎想不起什么來,部分病人常回憶不愉快的事件;在抑郁心境的背景上,病人過低評價自己,常認為自己是無用之人.自責自罪,產生厭世觀念。有80%的病人有記憶功能障礙,有的可表現有書寫、計算、理解、判斷力下降,有類似癡呆的表現,國內外作者將此種表現命名為抑郁性假性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