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體溫正常之后,要繼續治療7天。
通過上面的描述相信大家對胰腺癌的早期癥狀有一定的了解,一些常見的癥狀希望能夠引起人們的注意,能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關鍵是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應加強體育鍛煉,注意飲食習慣,保持良好的心
1、術前準備
年齡不是切除術的禁忌問題。如果病人攝入差,或有惡心嘔吐,術前合適的補充水分是關鍵的。
術前應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防止術后發生腎衰。由于膽管堵塞和誘發膽管炎,常伴有肝功能惡化,白蛋白水平和凝血試驗是極易進行的肝功能測定法。
注射維生素K,或新鮮的凍血漿,可以恢復病人的凝血機制。一般不主張在術前對堵塞的膽管進行體外引流,因為引流后很快就會發生菌叢生長,進一步損壞肝功能。此時內窺鏡膽汁引流的作用有待于充分肯定。
加強心血管監測在術前、術中和術后都是有幫助的。由于需留置硬膜外導管以控制術后疼痛,同時也為了改善病人的肺通氣功能。圍手術期抗菌素的運用是必要的。
2、切除性手術
如有腹膜表面、網膜、肝臟和橫結腸這些區域的任一部位受到侵犯,都不能行胰切除術。對一些不需要手術而需要其他治療的病人來說,組織學論斷確為重要。
“保留幽門”Whipple手術是近來對Wipple手術的一種改進,它保留十二指腸的第一部分,維持正常的胃容量可改善營養狀況。由于保留幽門,很有可能因疏忽而殘留一些腫瘤,事實也證明有這種可能。
3、并發癥
Wipple手術的并發癥有敗血癥、膽瘺或胰瘺、以及出血。死亡率波動在27%~46%。敗血癥的發生常常是由于來自胃腸道的血液潴留或漏出,許多病例都采取經皮穿刺引流這種侵入性的處理方法。
10%~18%的病人發生胰瘺,胰瘺的表現類似敗血癥,7%~10%的死亡率與胰瘺有關。術后立即發生的出血通常是血管未結扎好,或是由于未發現的血管內血凝塊。
遲發性的出血可能是由于敗血癥或瘺形成導致動脈壞死或結扎線脫落。胰切除術后,特別是幽門保留手術后的胃排空延遲是一種相對常見的沒有生命威脅的并發癥,但可能誘發局部腹膜炎。
發生率較低的并發癥有
腸梗阻、腸系膜血栓、肝功能衰竭、膽管炎、胰腺炎、腎功能衰竭和壞死性筋膜炎。
4、生存率
到目前為止,接受胰十二指切除術的胰腺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極低。據報告從3%~25%不等。偶爾有報告腫瘤很大的病人生存很長時間,但生存者的大多數卻是小的病灶,并沒有淋巴侵犯T1,N0,M0。
胰切除后的平均生存期是17個月。近的研究指出,圍手術期輸血有害于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的生存率。此外,腫瘤DNA倍性和細胞增殖指數與腫瘤的大小和陽性淋巴結數量一樣,或更明確地預示生存情況。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胰腺癌的癥狀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胰腺癌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及早的預防,祝大家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