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癥狀菌尿
大多數無癥狀菌尿不推薦使用抗生素治療。一些例外情況推薦進行適當治療:毒力較強的微生物造成的院內感染;可能出現嚴重并發感染風險的患者;泌尿系統手術的患者;某些可引起高菌血癥發生率的菌株感染;以及年齡較大的女性患者移除導管后可能需要短期治療。
(2)有癥狀的感染
推薦在取尿樣培養前及應用抗菌藥物治療前更換留置時間超過7天的導管,或采用其他方式引流如陰莖套引流、恥骨上膀胱造瘺引流等;如無必要繼續置管者可不再插管。推薦根據尿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選用有效抗生素。
泌尿系感染的癥狀
泌尿系感染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
泌尿系感染的病因很復雜,跟臨床的很多病癥也有相似的癥狀,我們需要結合癥狀和實驗室檢查來進行鑒別。
1、無癥狀性菌尿
亦稱隱匿性菌尿,指病人有真性細菌尿,而無泌尿系感染的臨床癥狀。無癥狀性菌尿常見于女性,臨床上常無泌尿系感染的癥狀和體征,尿常規檢查改變不明顯,僅有細菌尿。
此病可由癥狀性泌尿系感染演變而來。致病菌多為大腸桿菌。其細菌可來自腎臟或膀胱,故對有持續性細菌尿的病例需進一步定位,并檢查是否有泌尿系解剖上的異常,給以恰當的治療。
2、尿道綜合癥
又稱無菌性尿頻—排尿不適綜合癥。病人間歇或持續出現尿頻、尿急、排尿疼痛癥狀,常以尿頻為主要表現。
多為女性,但多次尿培養均無細菌。其病因尚不明確,但是有人認為,與尼龍褲、婦科炎癥、過分焦慮、尿道動力學功能異常等因素有關。
急性尿道綜合癥在臨床上常可見到,有時中年女性雌激素分泌降低,陰道和尿道粘膜分泌的粘液減少,同時會引起陰道、尿道粘膜干澀,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外,無泌尿系感染時亦可出現排尿不適感,且反復多次作尿沉渣和尿培養均陰性。
在這種情況下,給予小劑量的尼爾雌醇治療,同時穿寬松的棉內衣褲對癥狀有明顯改善。另外,診斷此病時要同時排除泌尿系結核、厭氧菌、真菌、淋球菌、支原體、衣原體感染。
3、隱匿性腎小球,腎炎
此病以單純血尿或單純性蛋白尿為主。但有些病人會伴有白細胞尿,但這類病人給予相應的抗炎治療后,紅細胞尿、蛋白尿仍然持續存在。必要時可作腎活檢進行鑒別。
4、腎結核
腎結核以血尿為主要表現,伴有明顯的膀胱刺激癥狀,易誤診為泌尿系感染。但如患者經過積極抗炎治療后,仍然有尿頻、排尿不適感或尿沉渣異常,應高度重視有無腎結核,仔細檢查是否有肺結核或盆腔結核的存在,同時作皮膚OT試驗,血結核抗體檢查,尿沉渣涂片找抗酸桿菌和結核培養,如為陽性,應診斷為腎結核。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泌尿系統感染的治療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泌尿系統是我們身體極大系統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生理系統了,我們要養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保護好自己的泌尿系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