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質激素有一定療效。
6.外科療法
①自體吸皰表皮移植;
②自體黑素細胞移植;
③鉆孔移植;
④小片移植;
⑤文身法。
近年來,皮膚磨削術和自身表皮移植術的應用,增加了白癜風的療效。
7.中醫中藥方法
疏肝解郁、活血祛風,常用藥有當歸9g、白芍9g、益母草12g、朱茯苓12g、靈磁石(或自然銅)30g加減。
中成藥,如白駁九(紫草、真降香、重樓、白藥子、白薇、紅花、桃仁、何首烏各45g,海螵蛸、甘草各30g,蒼術、膽草各21g,白蒺藜64g,水泛為丸,如桐子大),每日3次,每次20~30丸,連服6~12個月,有一定療效。
白癜風早期癥狀,白癜風癥狀有什么表現
白癜風癥狀
表現為局部色素脫失斑,呈乳白色斑點或斑片,境界清楚,邊緣褐色,皮損區內毛發可變白或正常,但無皮膚萎縮、硬化及脫屑等變化。多見于顏面部、頸部、腰腹部、骶尾部、前臂伸面與手指背部等。
在進行期,皮損可逐漸擴大,在穩定期,皮損停止發展,邊緣色素增加,或中央出現島狀褐色斑點。
可始發于任何年齡,約有半數20歲前發病。全身任何部位的皮膚均可發生,但好發于顏面部、頸部、前臂和手背等處。人體各處皮膚、口腔及外生殖器黏膜等部位均出現大小不等、單個或多發的不規則白色斑塊,白色斑塊面積逐漸擴大,數目增多。
有的患者只出現1~2片界限分明的斑片,有的可累及全身大部分部位。脫色程度不同而顯示不同色調,其色調可多至3種,即自內向外表現為白、灰白、近正常膚色之三色反應。有的完全變白。周圍皮膚微紅或呈灰白色。白斑部位毛發可變白或正常。
白癜風早期癥狀
早期一般無自覺癥狀。少數患者在發病前或同時,于受陽光照曬及磨擦損傷部位出現局部瘙癢感。之后出現多對稱分布的色素脫失斑,常為乳白色,也可為淺粉色,表面光滑,境界清楚。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白癜風是否能治療好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白癜風是一個比較頑固也是比較難治療的皮膚疾病,但是知道大家能積極的配合醫生的治療還是可以減輕白癜風的癥狀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