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性胸膜炎大家知道是什么嗎,結核性胸膜炎在我們日常中并不是常見到吧,那么大家知道結核性胸膜炎傳染嗎,結核性胸膜炎的治療又是怎么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結核性胸膜炎吧。
結核性胸膜炎顧名思義就是有結核桿菌所引發的疾病,結核桿菌以其自己的溶解產物,以及代謝產物進入到機體中,就會引起結核性胸膜炎的病癥。
屬肺外結核病,2000年被衛生部批準的我國新的分類法則將其分類為結核病的第四類型。
結核性胸膜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原發性結核病是結核桿菌首次侵入機體所引起的疾病。
結核桿菌有4型
結核桿菌的類型有四種,分別是人型,牛型,鳥型以及鼠型。
而對人體有致病力者為人型結核桿菌和牛型結核桿菌。我國小兒結核病大多數由人型結核菌所引起。結核桿菌的抵抗力較強,除有耐酸、耐堿、耐酒精的特性外,對于冷、熱、干燥、光線以及化學物質等都有較強的耐受力。
濕熱對結核菌的殺菌力較強,在65℃30min,70℃10min,80℃5min即可殺死。干熱殺菌力較差,干熱100℃需20min以上才能殺死,因此干熱殺菌,溫度需高、時間需長。
痰內的結核菌在直接太陽光下2h內被殺死,而紫外線僅需10min。相反在陰暗處可存活數月之久。痰液內的結核菌如用5%的石炭酸苯酚或20%漂白粉液消毒,則需24h方能生效。
二、發病機制
引起結核性胸膜炎的途徑有
①會引起結核性胸膜炎的一個途徑就是肺門淋巴結核的細菌經過淋巴管來到了胸膜部位。
②鄰近胸膜的肺結核病灶破潰,使結核桿菌或結核感染的產物直接進入胸膜腔內。
③急性或亞急性血行播散性結核引致胸膜炎。
④機體的變應性較高,胸膜對結核毒素出現高度反應引起滲出。
⑤胸椎結核和肋骨結核向胸膜腔潰破。
以往認為結核性胸腔積液系胸膜對結核毒素過敏的觀點是片面的,因為針式胸膜活檢或胸腔鏡活檢已經證實80%結核性胸膜炎壁層胸膜有典型的結核病理改變。因此,結核桿菌直接累及胸膜是結核性胸膜炎的主要發病機制。
早期胸膜充血,白細胞浸潤,隨后為淋巴細胞浸潤占優勢。胸膜表面有纖維素性滲出,繼而出現漿液性滲出。由于大量纖維蛋白沉著于胸膜,可形成包裹性胸腔積液或廣泛胸膜增厚。胸膜常有結核結節形成。
結核性胸膜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一般治療
體溫38℃以上可臥床休息,一般患者可以適當起床活動。總的休息時間大約以體溫恢復正常,胸液消失后仍須持續2~3個月。
2.胸腔穿刺抽液
由于結核性胸膜炎胸液蛋白含量和纖維蛋白含量高,容易引起胸膜粘連,故原則上應盡快抽盡胸腔內積液,每周2~3次。首次抽液不要超過700ml,以后每次抽取量約1000ml,多不要超過1500ml。
如抽液過多、過快,可由于胸腔內壓力驟降發生復張后肺水腫和循環衰竭。若出現頭暈、出汗、面色蒼白、脈搏細弱、四肢發冷、血壓下降等反應,立即停止抽液,皮下注射0.5%腎上腺素0.5ml,同時靜脈內注射地塞米松5~10mg,保留靜脈輸液導管,直至癥狀消失。
如發生肺復張后肺水腫,應進行相應的搶救。
胸腔抽液有以下作用
①減輕中毒癥狀,加速退熱。
②解除肺臟和心臟血管受壓,改善呼吸及循環功能。
③防止纖維蛋白沉著所致胸膜粘連肥厚。目前也有學者主張早期大量抽液或胸腔插管引流可減少胸膜增厚和胸膜粘連等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