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發病是比較緩慢的,通常是以貧血為主要的臨床表現,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再生障礙性貧血嗎,再生障礙性貧血癥狀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吧。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出血大多僅限于皮膚黏膜,并不是太嚴重的,但是卻是可以并發感染的,還常以呼吸道為主要感染區。
若治療得當,堅持不懈,大多可治愈,但也有病人遷延多年不愈。少數病人可急性發作,病情急轉直下,常與感染有關。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組由多種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細胞損傷、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為特征的難治性血液病,臨床上常表現為貧血、出血和感染;本病病理生理機制十分復雜,治療難度大,療效低。
一、主要癥狀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是屬于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一種的,現代人們常稱之為非重型再障,這個疾病的臨床起病是比較緩慢的,而且發病比較輕。
1、貧血
往往是首發癥狀及長期表現;呈慢性過程,患者常見蒼白、乏力、頭昏、心悸、活動后氣短等。經輸血治療后癥狀多改善,但不持久。
2、感染
高熱較少見,感染相對易控制,很少持續一周以上。上呼吸道感染常見,其次為牙齦炎、支氣管炎、扁桃體炎等。
3、出血
出血傾向較輕,以皮膚、粘膜出血為主,內臟出血少見。多表現為皮膚出血點、牙齦出血,女性患者可有私密出血,出血較易控制。久治無效者可發生顱內出血。
總而言之,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程是比較長的,就相對于急性來說,前者的預后是比較好的哦。
二、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查
1、血象
①血紅蛋白的量
血紅蛋白及紅細胞為正色素正細胞性貧血。血紅蛋白多在50g/L左右。
②網織紅細胞
網織紅細胞<1%。
③白細胞及分類
多數在(2-3)×10/L,中性粒細胞多在10×10/L左右,分類計數淋巴細胞的比例增高。
④血小板
多數在30×10/L左右。
2、骨髓象
大療分骨髓增生不良(涂片后于玻片上也有很多油滴,不易干燥)。增生不良部位淋巴細胞比例增高,網狀細胞及漿細胞亦常增多,巨核細胞減少或缺如。若增生良好,則粒細胞系統比例下降,紅細胞以晚幼紅為主比例下降,巨核細胞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