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把后背痛不當一回事,這是不正確的想法,后背痛的原因是比較多的,那么大家知道后背痛是怎么回事嗎,后背痛是什么原因呢,后背痛的癥狀是什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許多人想法中,后背痛都覺得是沒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不要把后背痛當做平常事情來處理。
可是據臨床統計數據顯示,七成人所患的“后背痛”毛病終被確診為腰椎疾病,而且一部分人甚至因勞損過度而致殘 ,由此可見后背痛可不是簡單的小事。那么,后背疼是怎么回事?
專家介紹,大多數人在認識上存在偏差,對后背痛置之不理,任其發展,強忍之后情況并沒有好轉,終被確診為腰椎病。
一、到底后背痛是怎么回事
通常情況下,后背痛是由于過度的勞累所導致的,只要休息幾天癥狀就會消失,但是如果休息后,后背依然疼痛就要及時注意了,這就有可能是疾病導致的。
1、頸椎病引起的后背疼痛,頸椎病發生在頸椎,怎么會引起后背疼痛呢?殊不知,頸椎第四、五、六頸椎的脊神經后支向背部延伸,支配上背部的皮膚肌肉。
當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時,如果牽拉到第 四、五、六頸椎的脊神經后支,就會導致出現背痛。事實上,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頭暈、惡心甚至視物模糊,吞咽模糊都是頸椎病的癥狀表現。
2、頸椎的扭傷以及落枕都是會引起后背痛的,我們睡覺的時候睡眠的姿勢不正確也是有可能會造成我們背部肌肉的扭傷,導致疼痛的出現的。
3、風濕病多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后背疼痛,天氣陰涼、風寒潮濕、后背疼痛加重。
4、肩周炎會引起肩關節疼痛,隨著病情的發展,疼痛范圍會不斷加大,部分患者會出現后背疼痛。
5、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會出現慢性泛發性或持續性腰背痛,棘突有壓痛感,晨起后后背腰部僵硬,后仰時背腰部疼痛加重,活動后好轉,久站或行走易疲勞。
患者多表 現為下背和腰部活動受限,體檢可發現腰椎棘突壓痛,脊椎旁肌肉痙攣,后期可出現肌肉萎縮,甚至駝背畸形。
二、腰背痛的原因
造成腰酸背痛的原因有那些呢?一般說來,當脊椎之任何組織結構出現異常時,就可能出現癥狀。常見的原因是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疼痛;其次軟組織受損像肌肉扭傷、韌帶拉傷等,通常以運動傷害所造成的居多;
又如退化性關節炎、僵直性關節炎、脊髓管道狹窄、脊椎滑脫、脊柱側彎、雙腿長短不一、姿勢不良等,都是造成腰酸背疼的原因。
依紐西蘭物理治療專家的統計分析,人類之腰酸背痛百分之八十是由機械性的原因所造成的。
一般的腰酸背痛病情的發展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姿勢不良癥候群期
亦即背部之疼痛皆源自姿勢不良,此階段之組織結構都仍完整正常,但姿勢卻有了偏差,所以,某些肌肉群像橡皮筋長時間處于拉長狀態,后終必導致疲乏,發生酸痛癥狀。解決之道在于矯正姿勢,且隨時保持良好之姿勢,將可很快消除酸痛。
第二階段——為功能失調癥候群期
此乃因長期姿勢不良、退化性關節炎,或者有受傷病史,引發軟組織受損等情況,此時,脊柱結構并無大礙,但軟組織已產生改變,必需花費較長時間矯正,方可恢復。
第三階段——為結構失序癥候群期
脊椎骨之排列或椎間盤之位置已發生改變,是嚴重的時期。除姿勢矯正、肌力訓練外,應配合熱療或牽引治療等物理治療方法,才能減除癥狀,恢復正常。
三、如何防范腰酸背痛
預防勝于治療。預防腰酸背痛之道首重姿勢之維護,就物理治療觀點,提出以下幾點預防之方法,提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