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供血不足又稱腦缺血,多見頸動脈或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所造成的腦缺血,尤以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多見。
其病因多是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及頸椎病等,好發于中老年人,當腦供血不足時,陣發性眩暈常為主要癥狀,可伴有惡心、嘔吐,很少出現耳鳴,病人不敢動頭,甚至不能睜眼,否則癥狀加重,有的患者與頭部體位關系密切,當改變頭部體位時,癥狀明顯好轉或消失,長期堅持自我按摩,可以改善腦供血,預防腦缺血進一步加重。
自我按摩穴位和手足反射區
太陽
外眼角與眉毛外端連線中點后方1寸取穴。
百會
兩耳尖連線與頭部前后正中線交點處取穴。
風池
在頸后,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取穴。
風府
后發際正中上1寸。
足部大腦反射區
雙腳拇趾肉球全部,右側大腦的反射區在左腳上,左側大腦的反射區在右腳上。
手部心反射區
位于雙手手掌中指第一指節與第二指節間橫紋線中點。
自我按摩方法
1.雙手十指微屈分開,按于頭部前發際,由前向后梳推,力量深入頭皮下,反復操作30~50次。
2.雙手中指指腹按揉太陽、風池穴,每穴100~200次。
3.以一手中指指腹按揉百會、風府穴,每穴100~200次。
4.右手拇指與其余四指相對用力,捏拿頸后部肌肉30~50次。
5.一手手掌置于頸后,反復摩擦30—50次,以頸后部發熱為度。
6.雙手十指微曲散開,以指尖著力,輕輕叩擊頭皮100~200次。
7.雙手搓揉足部大腦反射區1~2分鐘。
8.雙手互相按揉手部心反射區1~2分鐘。
每日自我按摩2~3次,若頭暈嚴重,可先由家人操作,待病情緩解再自我按摩。平時飲食宜清淡,情緒要樂觀,忌暴怒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