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步
鞏固療效。
五個步驟,使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基本恢復正常,骨髓增生變活躍,激活沉睡的免疫系統,降低T細胞活性,充分發揮免疫調節功能,防御致病因素再次侵襲,拒絕二次復發。
再障的發病可能和下列因素有關
1.藥物
是常見的發病因素。
2.化學毒物
苯及其衍化物和再障關系已為許多實驗研究所肯定,苯進入人體易固定于富含脂肪的組織,慢性苯中毒時苯主要固定于骨髓,苯的骨髓毒性作用是其代謝產物所致,后者可作用于造血祖細胞,抑制其DNA和RNA的合成,并能損害染色體。
3.電離輻射
X線、γ線或中子可穿過或進入細胞直接損害造血干細胞和骨髓微環境。長期超允許量放射線照射(如放射源事故)可致再障。
4.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和再障的關系已較肯定,稱為病毒性肝炎相關性再障,是病毒性肝炎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引起再障的肝炎類型至今尚未肯定,多為血清學陰性肝炎所致。
5.免疫因素
再障可繼發于胸腺瘤、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血清中可找到抑制造血干細胞的抗體。部分原因不明的再障可能也存在免疫因素。
6.遺傳因素
Fanconi貧血、先天性角化不良、Schwachman-Diamond綜合征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有家族性。
7.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PNH)
PNH和再障關系相當密切,兩者都是造血干細胞的疾病。明確地從再障轉為PNH,而再障表現已不明顯;或明確地從PNH轉為再障,而PNH表現已不明顯;或PNH伴再障及再障伴PNH紅細胞,都可稱謂再障-PNH綜合征。
8.其他因素
罕有病例報告,再障在妊娠期發病,分娩或人工流產后緩解,第二次妊娠時再發,但多數認為可能是巧合。此外,再障尚可繼發于慢性腎功能衰竭、嚴重的甲狀腺或前(腺)腦垂體功能減退癥等。
治療
包括支持治療和疾病針對性目標治療兩部分。支持治療的目的是預防和治療血細胞減少相關的并發癥;
目標治療則是補充和替代極度減少和受損的造血干細胞,如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療。
年齡<30歲,無特殊禁忌證,有HLA相合同胞供者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應首選造血干細胞移植,年齡>40歲,無HLA相合同胞供者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首選強化免疫抑制治療。非重型再障可采用雄性激素和環孢素治療。
結語:通過上文的描述,想必大家對于再生障礙性貧血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對于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也應該有了認識,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個疾病麻煩的疾病,我們要想治療好的話,就需要堅持治療,這樣才能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