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股骨頭頂半月狀壞死
發生率很高,骨壞死發生于股骨頭的前上方,死骨呈半月狀,髖關節蛙式外展位X線照片顯示為清楚。
4. 股骨頭灶性骨壞死
股骨頭灶性骨壞死是輕的,這一類型一般不發生股骨頭塌陷。
股骨頭壞死的治療
相信大家對于股骨頭壞死這個疾病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因為這個疾病實在是太常見了,然而,也因為這個疾病的病因多種多樣,導致患者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該病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1、鉆孔減壓
有人將骨壞死稱之為骨內高壓癥,于是便有了鉆孔減壓的療法,該療法目前是股骨頭塌陷前全球醫生為普遍采用的方法,有效率大約80%左右。它主要適合于早期塌陷前的患者,。
2、全髖關節置換
全髖關節置換手術被譽為20世紀偉大的外科進展之一。該方法為塌陷后有效的療法,其適應證范圍寬,效果好,已經成為股骨頭壞死晚期治療的金標準。
年齡界限
以往考慮到材料的耐磨性,多用于50歲以上人群,但隨著材料的改進,如金屬對金屬、金屬對陶瓷、陶瓷對陶瓷摩擦界面的假體的出現,目前已 經沒有年齡限制,即使20歲都可以考慮關節置換手術但必須是大的醫學中心,采用上述改進假體,目前已有使用40年的報道。
“年輕人不能做此手術”這是一個誤導,是以前的觀點,現在的金屬對金屬、金屬對陶瓷、陶瓷對陶瓷摩擦界面的假體一般都能使用20-30年以上,過了這個時間,大多數都還可以用。
并發癥
術后疼痛、活動受限、髖臼磨穿、假體斷裂、假體感染、脂肪栓塞、肺栓塞等。但其發生率在大的關節置換中心發生率不足0.5%,而在不正規小醫院卻可能高達10%以上,一旦發生,后果嚴重。所以,關鍵還是要在正規大醫院就診。
3、介入療法
是將藥物直接注入動脈血管,此方法也是一種間接療法,通過藥物對栓塞溶解,以達療效;但也有眾多弊端,已基本不用。
4、帶血管移植
將附近血管束在一起,植入壞死區,臨床都是只有術前造影,無術后考證;現在少有使用。
5、帶血管蒂骨瓣移植
將股方肌股瓣或旋髂內動脈骨瓣,移植到骨壞死區,臨床驗證,效果尚可,但有很大局限性,且創傷大,使用的不多。
6.小針刀
對局部造成破壞和創口,可能引起感染等嚴重后果;目前多數醫生不推薦此方法。
我們可以從上文得知,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方式比之其他疾病是要多很多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慎重選擇,多聽取專業意見,務求能夠讓自己盡快康復。
結語:同時上文的描述,想必大家對于股骨頭壞死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吧,股骨頭壞死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對我們的生活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我們的骨骼是我們身體的關鍵,所以要保護好我們的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