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季,天氣變化無常。很多人換上了咳嗽,那么大家知道如何治療咳嗽嗎?導致咳嗽的原因又有哪些?咳嗽吃什么好的快啊。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來了解一下如何治療咳嗽,讓大家可以對癥下藥。
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有很多,咳嗽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有時候患者都不知道什么時候患上的咳嗽,往往對咳嗽很輕視,終導致病情的加重。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咳嗽根據病因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感染因素
1、呼吸道疾患、感冒、腺病毒感染、鼻炎或副鼻竇炎、扁桃體炎、急慢性咽炎 、急慢性喉炎、急性會厭炎、喉結核等。
2、氣管、支氣管疾患急性及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內膜結核、支氣管擴張癥等。
3、肺、胸膜疾患肺 細菌性、病毒性、支原體性、肺真菌病、肺膿腫、肺囊腫合并感染、肺結核、胸膜炎等。
4、傳染病、寄生蟲病、百日咳、白喉、麻疹、流感、肺吸蟲病、肺包蟲病、鉤蟲病等。
二、物理因素
1、凡可阻塞、壓迫或牽拉呼吸道等物理因素致使壁受刺激或管腔被扭曲變窄的病變均可引起咳嗽。
2、呼吸道阻塞 氣管或支氣管異物,支氣管狹窄常見于結核、支氣管腫瘤、肺不張、肺水腫、肺氣腫、肺泡蛋白沉積癥,肺泡微結石癥,肺泡癌等。
3、呼吸道受壓迫 肺門或支氣管淋巴結核、縱隔腫瘤、縱隔淋巴結腫大,胸骨后甲狀腺腫大、食管憩室、食管腫瘤、肺腫瘤、肺充血彌漫性間質性肺纖維化、肺囊腫、結節病、塵肺、氣胸、胸腔積液、心包積液、胸膜腫瘤等。
三、化學因素
呼吸道入一切有毒、有害刺激性氣體均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常見的有吸煙、飲煙、有刺激工業氣體如氨、氯、二氧化流、臭氧、光氣、氮氧化物等,也見于硝酸、硫酸、鹽酸、甲醛等揮發出的霧氣等。
四、過敏因素
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棉塵肺、熱帶嗜酸粒細胞增多癥、呂弗琉綜合征、枯草熱、血管神經性水腫等。
五、其他因素
膈下膿腫、膈疝、食道氣管瘺、Wegener 肉芽腫病、白血病、霍奇金病、尿毒癥和結締組織病等所致肺浸潤等。
熟悉了咳嗽的病因,就能方便病人及早確定自己的疾病,不會出現自己的誤診,從而能夠做到針對性的治療,在疾病早期就能很好的控制甚至是去除疾病,還病人一個健康的身體,通暢的呼吸,順利投入工作生活。
注意事項
濫用抗生素
咳嗽常見于感冒,而感冒的罪魁禍首多是病毒。抗生素類藥物主要是針對細菌感染,對病毒無效。咳嗽時濫用抗生素非但改善不了癥狀,反而會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當真正發生感染時,藥物就有可能失去療效。
一藥百治
引起咳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醫學將咳嗽熱咳、寒咳、傷風咳嗽、內傷咳嗽等,因此止咳中成藥也有寒、熱、溫、涼之分,不對證下藥,則無法達到止咳的療效。例如川貝止咳露、強力枇杷露偏寒,不適合風寒咳嗽者服用。
用藥不及時
很多人認為咳嗽不用治療,扛一扛就過去了。其實,如果在咳嗽發生的起始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容易使咳嗽頻繁發作,導致咽喉疼痛、聲音嘶啞、胸痛等。對于感冒咳嗽,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采用合理的藥物治療。
忽視成癮性
中樞性鎮咳藥如可待因雖然鎮咳效果較好,但長期使用容易成癮,對藥物產生依賴,停藥后會出現煩躁不安、惡心和嘔吐等心理和生理癥狀,因此其應用受到嚴格控制,需要憑處方購買。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的鎮咳藥是右美沙芬制劑,鎮咳作用與可待因相似,在15~30分鐘內快速起效,并且在有效劑量內無成癮性,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可替代可待因的一種鎮咳藥。
一咳就用藥
人體的呼吸系統受到病源菌的感染時,呼吸道內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過咳嗽被排出體外。如患氣管炎、肺炎等疾病時,呼吸道上下會存有大量痰液,這時就不宜使用鎮咳藥,否則會因咳嗽停止而將痰留在呼吸道內,使炎癥擴散;一般應選用祛痰藥,如氯化銨、碘化鉀、痰咳凈等。
忽視飲食調護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對咳嗽的治療,應加強飲食調護,注意食補養肺。可以適當進食一些養陰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蓮子、銀耳、葡萄,及各種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少吃辛辣燥熱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