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減。本方化痰通絡,用于治療風痰入客經絡,癥見口眼歪斜,舌強不語,手足不遂等癥。
常用藥:半夏、南星,白附子祛風化痰;天麻、全蝎熄風通絡;當歸,白芍,雞血藤、豨薟草養血祛風。
語言不清者,再加菖蒲、遠志祛痰宣竅;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脈細澀者,可酌加丹參,桃仁,紅花,赤芍等活血化瘀。
陰虛風動證
平素頭暈耳鳴,腰酸,突然發生口眼歪斜,言語不利,手指瞤動,甚或半身不遂,舌質紅,苔膩,脈弦細數。
證機慨要:肝腎陰虛,風陽內動,風痰瘀阻經絡。
治法:滋陰潛陽,熄風通絡。
代表方:鎮肝熄風湯加減。本方既補肝腎之陰,又能熄風潛陽,用于陰虛風動之眩暈,頭痛,舌強,肢顫等。
常用藥:白芍,天冬,玄參,枸杞子滋陰柔肝熄風;龍骨,牡蠣、龜板、代赭石鎮肝潛陽;牛膝.當歸活血化瘀,且引血下行;天麻,鉤藤乎肝熄風。
痰熱較重,苔黃膩,泛惡,加膽星、竹瀝、川貝母清熱化痰;陰虛陽亢,肝火偏旺,心中煩熱,加梔子、黃芩清熱除煩。
二中腑臟
閉證
閉證的主要癥狀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
痰熱腑實證
素有頭痛眩暈,心煩易怒,突然發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語謇或不語,神識欠清或昏糊,肢體強急,痰多而黏,伴腹脹,便秘,舌質暗紅,或有瘀點瘀斑,苔黃膩,脈弦滑或弦澀。
證機概要:痰熱阻滯,風痰上擾,腑氣不通。治法:通腑泄熱,熄風化痰。
代表方:桃仁承氣湯加減。本方功能通腑泄熱,順降氣血,治療腑熱內結,腹脹便秘等癥,可用于中風急性期痰熱腑實之證。
常用藥:桃仁、大黃、芒硝、枳實通腑泄熱,涼血化瘀;陳膽星、黃芩、全瓜蔞清熱化痰,桃仁、赤芍、丹皮涼血化瘀;牛膝引氣血下行。
頭痛,眩暈嚴重者,加鉤藤,菊花、珍珠母平肝降逆。煩躁不安,徹夜不眠加生地、沙參、夜交藤養陰安神。
結語:以上的全部內容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關于中風的治療方法,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建議大家在生活上一定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避免一些疾病的發生,后祝愿大家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