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關節炎在生活中式一種常見的疾病,關節炎會反復發作,有急性紅、腫、劇痛,逐漸產生骨與關節破壞、畸形、關節強直和功能障礙。今天小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痛風性關節炎是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所致反復發作的關節炎癥。
痛風可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痛風可與遺傳因素有關。繼發性痛風可發生于腎功能減退,尿酸排泄減少患者;也可發生于白血病、骨髓瘤以及惡性腫瘤經化療、放療后核酸分解增多的患者。
治療原則
1.急性發作期,應臥床休息,局部冷敷。防止或減少尿酸鹽向組織內沉積。忌酒,特別是啤酒。不食嘌呤類含量高之食物,如肝、腎、腦等,禁用肝浸膏、維生素B12和磺胺類藥物。多飲水,服用堿性藥物使尿液堿化,以利尿酸排出。
2.應用秋水仙堿控制急性發作期癥狀,也可應用激素、保泰松、消炎痛等控制癥狀。
3.靜止期應用尿酸生長抑制劑腎功能障礙者或尿酸排泄劑以控制高血尿酸。
4.對影響關節功能之痛風石,或巨大痛風石有潰破之可能,或痛風石潰破,竇道形成者可行手術治療。術前術后并用秋水仙堿和激素以防急性發作。
用藥原則
1.急性發作期首選秋水仙堿,有效,用藥后6—12小時癥狀可減輕,但毒性大,且不能降低血內尿酸,也不能阻止痛風后的形成和發展。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副作用。用藥至癥狀控制或副作用出現時應停藥。有胃腸道癥狀時可加用阿托品。
2.單獨應用保泰松或非甾體類藥物消炎痛等時,約需3—5天才控制發作。也可與秋水仙堿,每天2mg,分3次口服,連服2天至數天,一般效果好,無不良反應。
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強的松或強的松龍、地塞米松等可控制癥狀,但不宜長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