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癥是指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并在血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關于敗血癥的一些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哦。
若侵入血流的細菌被人體防御機能所清除,無明顯毒血癥癥狀時則稱為菌血癥。敗血癥伴有多發性膿腫而病程較長者稱為膿毒血癥。
鑒別
診斷與粟粒性結核、惡性組織細胞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深部淋巴瘤、變應性亞敗血癥、布魯菌病、傷寒、流行性出血熱、惡性瘧疾、風濕病等鑒別。
并發癥
金葡菌可并發感染性休克、腎、肝膿腫、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可并發心力衰竭;黃疸,肝衰竭;急性腎衰竭,呼吸窘迫癥與DIC等。產氣莢膜桿菌敗血癥可出現較嚴重的溶血性貧血及腎衰竭,也可并發心內膜炎、腦膜炎等。
治療
1.基礎治療與對癥治療
敗血癥患者的體質差,癥狀重,病情需持續一段時間,故在應用特效抗菌治療的同時,還需注意補充各種維生素,能量合劑、甚至小量多次給予人血白蛋白(白蛋白)、血漿或新鮮全血以補充機體消耗、供給能量、加強營養、支持器官功能,及時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保持酸堿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
有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嚴重毒血癥表現時,可予升壓藥、強心藥及(或)短程腎上腺皮質激素。高熱劇烈頭痛、煩躁不安者可予退熱劑與鎮靜劑。需加強護理,注意防止繼發性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及壓瘡等。
2.抗菌治療
疑診敗血癥時,針對性的抗菌藥物選擇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好抗菌藥物應用之前留取血培養。
(1)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①及時應用
針對性強的抗菌藥物是治療敗血癥的關鍵,結合臨床表現及前期治療反應予以調整。
②對病情危重者
宜選取兩種抗菌藥物聯合應用(三聯或四聯應用的必要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