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并發癥,需要我們好好注意一下的,對付這種疾病還是要好好治療的,不然不好弄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糖尿病腎病分期的相關內容,大家不妨可以看看的,還是相當不錯的。那么,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好好介紹一下吧。
糖尿病腎病分期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性合并癥之一,因此發生糖尿病腎病時也往往同時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統的微血管病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外周神經病變。1型糖尿病病人發生糖尿病腎病多在起病10-15年左右,而2型糖尿病病人發生糖尿病腎病的時間則短,與年齡大、同時合并較多其他基礎疾病有關。
根據糖尿病腎病的病程和病理生理演變過程,Mogensen曾建議把糖尿病腎病分為以下五期:
1.腎小球高濾過和腎臟肥大期
這種初期改變與高血糖水平一致,血糖控制后可以得到部分緩解。本期沒有病理組織學損傷。
2.正常白蛋白尿期
GFR高出正常水平。腎臟病理表現為GBM增厚,系膜區基質增多,運動后尿白蛋白排出率(UAE)升高(>20μg/min),休息后恢復正常。如果在這一期能良好的控制血糖,病人可以長期穩定處于該期。
3.早期糖尿病腎病期,又稱“持續微量白蛋白尿期”
GFR開始下降到正常。腎臟病理出現腎小球結節樣病變和小動脈玻璃樣變。UAE持續升高至20~200μg/min 從而出現微量白蛋白尿。本期病人血壓升高。經ACEI或ARB類藥物治療,可減少尿白蛋白排出,延緩腎臟病進展。
4.臨床糖尿病腎病期
病理上出現典型的K-W結節。持續性大量白蛋白尿(UAE>200μg/min)或蛋白尿大于500mg/d,約30%病人可出現腎病綜合征,GFR持續下降。該期的特點是尿蛋白不隨GFR下降而減少。病人一旦進入IV期,病情往往進行性發展,如不積極加以控制,GFR將平均每月下降1ml/min。
5.終末期腎衰竭
GFR<10ml/min。尿蛋白量因腎小球硬化而減少。尿毒癥癥狀明顯,需要透析治療。
以上分期主要基于1型糖尿病腎病,2型糖尿病腎病則不明顯。
蛋白尿與糖尿病腎病進展關系密切。微量白蛋白尿不僅表示腎小球濾過屏障障礙,同時還表示全身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并發現其與心血管并發癥密切相關。
糖尿病腎病的腎病綜合征與一般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相比,其水腫程度常更明顯,同時常伴有嚴重高血壓。由于本病腎小球內毛細血管跨膜壓高,加之腎小球濾過膜蛋白屏障功能嚴重損害,因此部分終末期腎衰竭病人亦可有大量蛋白尿。
診斷和鑒別診斷糖尿病病人臨床上出現腎臟損害應考慮糖尿病腎病,家族中有腎臟病者、明顯高血壓、胰島素抵抗,GFR明顯過高或伴嚴重高血壓者為發生糖尿病腎病的高危因素。微量白蛋白尿是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標志。微量白蛋白尿指UAE持續升高20~200μg/min,或尿白蛋白30~300mg/24h或尿白蛋白:尿肌酐為30~300μg/mg。
由于微量白蛋白尿是臨床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主要線索,目前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對于1型糖尿病病人,起病5年后就要進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篩查;而對于2型糖尿病則在確診糖尿病時應同時檢查。但一次檢查陽性,還不能確診為持續微量白蛋白尿,需要在3~6月內復查,如果3次檢查中2次陽性,則可確診;如為陰性,則應每年檢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