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喝水,大家可能天天都在喝。自從7月13日入伏以來,大家都在提倡多喝水,解暑降溫。但是多喝水真的就對嗎?你的喝水方法是否傷害了你的內臟了?你喝的水是否是健康需要的水?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喝水的5種不要,才能保護我們的內臟。
一、不要邊吃邊喝水——傷胃
很多人喜歡吃飯時在邊上放一杯水,因為這樣方便將食物送入體內。尤其是作為寶寶媽媽,更是喜歡給孩子吃湯泡飯。其實這些喝水或間接喝水的方法都是錯誤的,這樣會傷胃并且引起消化不良,長期會得胃病。
首先,食物在口腔中經過充分咀嚼,將食物由粗變細,再進入胃部消化,這樣可以減輕胃負擔。并且食物在咀嚼時會刺激口腔分泌淀粉酶,幫助食物中的淀粉轉化為麥芽糖。
如果邊吃邊喝水,使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加重胃腸道負擔。并且,口腔唾液分泌減少,不利于淀粉轉化為麥芽糖。
其次,邊吃邊喝水影響食物對胃的刺激,減少胃部消化液的分泌,同時沖淡消化液,使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造成胃負擔。長期造成胃病,這也是為什么會出現寶寶胃病的原因。
二、不要一次性喝太多水——傷腎
夏季講究多喝水,排汗降溫的同時還可以排毒。正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大量飲水,一次性把一天的水都補上來,這樣做無疑是自毀腎臟,傷及人的先天之本。
首先,喝水需要進入胃腸道,經過腸道吸收在進入血液,需要通過腎臟的過濾才會形成小便,而非我們想象中的“喝進去,尿出來”,一次性喝太多水,無疑增加腎臟的過濾負擔。
其次,一次性補充大量的水分,導致體液鈉含量急劇下降,出現“水中毒”現象也就是脫水低鈉癥。導致體內電解質失衡,出現細胞水腫。從而有嘔吐、頭暈、昏迷等癥狀,有時會引起急性腎衰危及生命。
三、不要飲品代替水——傷肝
碳酸飲料、奶茶、果汁等等現代的飲料太多,而且這些飲料口感好深受人們喜愛。但是這飲料中往往添加太多的添加劑,并且都由塑料瓶裝罐,危害肝臟健康。
首先,這些飲料中含有太多的添加劑,如防腐劑苯甲酸,增味劑香精等。這些添加劑雖然符合規定,但是常喝飲料,肝臟就必需對這些添加劑進行代謝,增加肝臟負擔的同時代謝不完全會造成添加劑積累,危害人體健康。
其次,灌裝飲料的塑料瓶,如灌裝礦泉水和碳酸飲料PETE材質的塑料瓶,在使用10個月之后就會釋放出致癌物質DEHP,危害男性睪丸。
還有一些袋裝飲品,其包裝中的有毒物質容易被飲料中的有機物質溶解出來,在肝臟堆積造成肝臟負擔。并且現代塑料瓶含有的雙酚A會誘發兒童性早熟、肥胖和內分泌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