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的,肚臍是人體在母體內汲取營養的一個重要方式,同時也是身體的比較脆弱的一個部位,而肚臍眼是很容易有很多臟東西的,那么肚臍發炎該怎么辦呢?臍部又該怎么護理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肚臍眼是容易臟的部位,很多新生媽媽都想要讓自己的寶寶可以干干凈凈的,因此在為寶寶洗澡的時候就會想要幫寶寶清洗一下肚臍眼。但是幼兒的身體本來就非常脆弱,新生媽媽如果是稍微不注意的話,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小孩兒的肚臍眼,如果是清洗的時候不注意,很容易引起肚臍眼發炎。
越小的寶貝越容易出現肚臍眼發炎,尤其是還沒有出滿月的寶寶,是很容易引起肚臍眼發炎的情況的。因此各位新生媽媽一定要在滿月的時候照顧好寶寶,尤其是當寶寶的臍帶還沒有掉的時候,特別要注意。
新生兒之所以容易發生臍炎,和護理不當有很大的關系。出院后,不少新媽媽不敢碰孩子的肚臍,索性用“臍貼”貼住它, 長時間不清潔也不敞開通風,因為潮濕溫暖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所以沒幾天寶寶的肚臍就發炎了。還有一些媽媽為了清胎毒,將含有中藥成分的護臍帶包裹住寶寶的肚臍。
“這種東西據說比較貴, 但為了孩子好,家長也照買不誤。像這樣捂住肚臍不清理也不管,24 小時細菌就會在局部大量繁殖,造成感染。”另外,廣東人家里有時會用艾葉灰、田七粉等中藥浸泡的水給嬰兒洗肚臍,不但會刺激傷口, 導致傷口不容易愈合,而且中藥洗液并非無菌的,也會增加局部感染的機會。
新生兒肚臍的護理很簡單,每天用濃度為3%雙氧水或75%的酒精清洗臍部2 次,讓它通風干燥,一般7-10 天就能自然結痂、脫臍。
在此之前,未長好的肚臍并非完全不能碰水,偶爾沾了一點水,用干凈的毛巾擦干,再用雙氧水或酒精消毒即可。如果要把寶寶泡在水里洗澡,可以臨時使用防水“臍貼”,但洗完后要立刻把“臍貼”撕掉,并在肚臍周圍消毒,然后通風干燥。實在不放心的家長,也可以每天把寶寶帶回醫院,請護士幫忙消毒。
為了避免新生兒肚臍眼發炎的情況出現,建議各位寶媽好是不要幫助寶寶清洗肚臍眼,就算是清洗,也一定要注意動作要輕柔,不要對于肚臍眼造成什么創傷,這樣就可以避免寶寶肚臍眼發炎的情況出現了,如果是一旦寶寶肚臍眼有發炎的癥狀,應該及時的就醫處理。
臍部護理四原則
原則之一:洗澡后將寶寶肚臍周圍的水吸干
當臍帶未脫落前,給寶寶洗澡時只能擦浴,也可采用上、下身分段擦洗的方式;不能將肚臍以下的身體浸泡在浴盆中。因為即將脫落的臍帶是一種壞死組織,沾水后易導致感染。
洗澡后用爽身粉時要注意避開肚臍,不要將粉直接撲在臍部,以免臍窩殘留的粉長期刺激而形成慢性臍炎。洗后先用消毒棉球沾干臍窩部,再用75% 的酒精消毒。消毒時一定要將未脫落的臍帶殘端輕輕提起,把消毒液均勻涂在臍根部,等稍微晾干后,再換上干凈的紗布包裹好。
臍帶脫落后給寶寶洗澡仍需小心,洗完還應使用干凈柔軟的紗布或棉簽擦干臍窩,然后用75% 的酒精消毒,保持臍部干燥和衛生。等寶寶臍部完全愈合后就可以放心地洗澡了。
原則之二:尿布上端不要過長,以免弄濕臍帶部
使用尿布時要系在肚臍以下,如果尿布太長則要在腰部處反折下來,不能蓋在肚臍上。當尿布被尿浸濕后,尿液會隨著過長的尿布滲入肚臍,使肚臍處于潮濕環境,以致各種病原體在局部繁殖,終導致寶寶的肚臍發炎。因此要多留心查看尿布是否被尿濕, 并及時更換,保持局部清潔衛生。
若發現臍部被尿液污染,便需立即清潔,用干凈棉簽沾干臍部,再用消毒藥液輕輕擦拭。而且,換尿布之前要洗手,以防臍部遭受污染。
原則之三:清潔寶寶的肚臍時,應多準備幾支棉簽
先用一支干棉簽將臍窩內清理干凈,再取兩支棉簽蘸取適量75%酒精,從脫落的臍帶根部,以順時針方向從里到外旋轉擦拭,一支棉簽用完后再換另一支。切忌反復使用同一支棉簽,也不可從肚臍外向內擦拭,以免把周圍皮膚上的細菌帶入臍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