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中年,都會出現一種特殊的時期,我們稱之為更年期。無論男女,都會有這樣的情況。而女性朋友們的更年期則較為明顯,那么更年期有哪些癥狀呢?又該如何緩解更年期癥狀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到大家介紹一下吧。
1.脾腎兩虛型
頭暈,腰痛,肢寒,浮腫,尿頻或失禁,口淡,便溏,納少,乏力,舌淡苔白,脈沈細或沈遲。山藥20、菟絲子15、仙靈脾15、仙茅5、川斷12、覆盆子15、熟地10、白朮10、茯苓15、黨參10、炙甘草6。
2.陰虛肝旺型
頭暈頭痛,眼乾澀,心煩急躁,多夢少寐,口乾,手足發熱,耳鳴,心悸,烘熱汗出,舌紅,少苔或苔薄而乾,脈細數或弦細數,部分人還可能血壓升高。女貞子15、生地10、山萸肉10、覆盆子15、當歸10、白芍10、菊花10、桑葉10、枸杞子15、黃芩10、百合15、合歡花10。
3.加減
出血較多或淋漓不斷者加黃耆、棕櫚炭、阿膠、椿皮、煆牡蠣;血壓高者加牛膝、鉤藤;汗多者加生牡蠣、浮小麥;失眠重者加夜交藤、生龍齒。以上方劑可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分服。經臨床觀察,以上中藥治療更年期綜合癥,能明顯緩解更年期癥狀,對治療和預防絕經后骨質疏鬆也有一定作用。
為何女性更年期后易得大病
“全世界范圍內,婦女的自然絕經年齡在45—55歲,平均為50歲左右,也就是說,大部分女性的更年期,會出現在50歲左右這個年齡段。”黃堅醫生說。
而如今,隨著女性的平均壽命延長,女性1/3的生命周期將在絕經后度過。所以,更年期是每一位女性人生中的必經階段,每一位女性都應該坦然面對更年期,把絕經當作新生命階段的開始,積極地去面對,才能降低將來多種老年病的發病率,為提高晚年生活質量打好基礎。
因為絕經后婦女雌激素的缺乏,會導致一些遠期并發癥,特別是骨質疏松癥和心血管疾病。“圍絕經期婦女約25%患有骨質疏松,50歲以后女性發生髖關節、脊椎、四肢關節等部位的骨折比例接近40%,特別是脊椎和髖關節的骨折常會導致癱瘓,引發殘疾。”黃醫生說,還有心血管疾病,從全球來說,是婦女死亡的首位原因。
3/4絕經婦女會有潮熱出汗的痛苦經歷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月經紊亂是“圍絕經期”女性常見的癥狀之一,在市一醫院的圍絕經期門診中,也是婦女們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而這次講座后的互動問答中,有不少年齡未到40歲的女性,都說自己有月經紊亂的現象,很擔心是不是更年期提前到來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