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伴乏力、面色蒼白:心臟神經官能癥是全身神經官能癥的一種(即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在心血官系統的表現),其癥狀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普通的自覺癥狀是心悸、呼吸不暢、心前區疼痛、面色蒼白和全身乏力等,還有容易激動、失眠、多汗、發抖、眩暈、多夢等表現。
心悸伴高血壓:若既往有高血壓病史、心悸、頭暈、頭痛、血壓高,應考慮高血壓性心臟病引起的心悸。若既往無高血壓病史,陣發性血壓升高,心悸則與嗜鉻細胞瘤有關。
心悸于飯后3小時以后出現:心悸于飯后3小時或空腹時出現,伴頭暈、饑餓感、出冷汗,應考慮低血糖,對于那些已經藥物治療或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更應注意是否藥物過量引起的低血糖反應。
發熱、咽痛后胸悶、心悸:先有發熱、咽痛等癥,3周后出現胸悶、胸痛、心悸,應考慮心肌炎。
三、心慌如何預防
一是要保持樂觀心態。心慌患者要正確對待自身的疾患,要心胸開闊,心態平和,保持穩定的情緒,不能因為患了心率失常而整天坐臥不安,要放松心情,避免情緒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不要過度緊張,一旦精神過于緊張,往往會誘發心慌。
二是要注意規律生活。對于心率失常的患者而言,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盡量避免熬夜,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要適當的進行鍛煉,避免過度勞累,要戒煙戒酒,少喝濃咖啡、濃茶,飲食要注意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暴飲暴食。
三是要堅持科學用藥。對于心慌的病人來說,服用藥物進行疾病的治療是其中重要的環節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心慌患者服用藥物一定要在大夫的指導下合理用藥,不能自行更改劑量,不能自行更換藥物,要知道,自行服用藥物,往往會引發嚴重的不良后果,甚至會導致心率失常患者出現生命危險,因此,必須要按照大夫的醫囑服藥,并要注意觀察用藥之后的不良反應。
四是要盡量避免誘因。要更好的預防心率失常的反復發作,避免誘因是根本,對于情緒易激動的患者,家人要注意避免惹其生氣、上火;對于因各種疾病引發的心慌,要注意及時的進行疾病的治療;對于因服用藥物不當引發心慌的,要注意科學合理服用藥物;對于因生活不規律、過度勞累引發的心慌,要注意保持規律的生活。
四、心慌需做哪些檢查
心慌與氣急很相似,呼吸急促,上氣不接下氣,多由缺氧、情緒緊張等引起氣急。而健康的正常人緊張時也會有心慌癥狀。
發現心慌時,應做胸部x線、心電圖、心臟超聲或心肌酶等檢查,先排除心肺等病理性與器質性的病變,如檢查未發現異常者,則不必太擔心,多為神經功能性癥狀。
心慌是許多疾病的一個共同表現,其中有一部分心悸的患者并無器質性病變,因而病史對于心慌的診斷尤為重要。
總結:通過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心慌的原因有哪些了吧,從而對于心慌的預防是不是也都有所了解了呢?在現實社會的狀況下,有很多人顧不及自身身體的調理,但是也要注意到日常生活的健康態度和檢查,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